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讲解,缺乏化学实践操作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也无法得到满足,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有所欠缺。而项目化学习通过将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因此,为了更好的落实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化学习的应用,基于化学实践学习方式,将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主动探究、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
二、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项目化学习通过开展情境教学、实验操作等教学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跨学科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首先,项目化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教学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积极参与项目活动,激发了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其次,项目化学习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并且分析数据,培养实践操作的技能,并锻炼了创新思维。
三、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项目主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化学习时,明确项目主题是促进项目化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步骤,首先,项目主题应当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更好地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从课程内容中设置项目主题,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来深入理解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其次,设计与实际问题相关的项目主题,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将化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科学构建生活化主题,例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让学生通过化学知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除此之外,在项目主题选择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选择满足学生兴趣发展的相关项目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项目实施参与度[3]。
例如在“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有机物”的项目主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生活相关的有机物类型,让学生在项目主题的引导下,通过实践操作观察了解不同类型的有机物,观察并描述有机物的外观、气味、溶解性等特征,引出乙醇等有机物的化学知识学习内容。
(二)设计项目任务
在项目主题确定后,根据项目主题的实施方向,进行项目化学习任务的制定,进一步明确项目任务的预期目标与要求,确保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思考探索。在项目任务设置中,将项目任务分解为不同的步骤阶段,使学生能够逐步完成任务,并在每个阶段进行必要的反思总结。其次,在项目任务设计时,需要确保任务的可实施性,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设计应该聚焦于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并融合跨学科知识,确立适合学生的项目任务。除此之外,项目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设计关于环境污染与化学反应的项目,让学生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或者设计关于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实验与数据分析等[4]。
例如“乙醇有机物”的学习中,通过设计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认知与理解乙醇相关的化学知识,比如项目任务一:乙醇的组成与结构、项目任务二:乙醇的物理性质、项目任务三:乙醇的化学性质。在项目化教学任务的引导下,组织学生深入探究乙醇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通过项目任务的引导,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乙醇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深入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实施项目内容
在确定项目任务后,针对项目内容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文献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积极参与项目学习,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借助情境创设、小组探究、问题引导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在项目实施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团队合作,相互协助、交流、分享经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乙醇有机物”的项目化教学中,项目内容的具体实施如下[5]:
项目任务一:乙醇的组成与结构
学生通过文献调研、实验操作等方式,了解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认识到乙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在项目中,通过制作模型或绘制图示来展示乙醇的分子结构,并解释它的键合类型与空间构型。
项目任务二:乙醇的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密度等,在实验中收集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的数据,绘制相关曲线,分析乙醇的溶解性与混合性质。
项目任务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实验操作,进行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乙醇氧化还原反应等实验探究,了解乙醇的氧化性、还原性,以及与其他化合物发生的各种反应,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燃烧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等,并分析其反应机理与产物。
(四)分享项目成果
分享项目成果是项目化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展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提高化学学习自信心。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后,进行项目成果展示,通过口头报告、PPT展示、实验演示等形式,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项目成果报告,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形式,进行评价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创新[6]。通过分享项目成果,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推动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的高质量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以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化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在项目化学习中,应当通过明确项目主题、设计项目任务、实施项目内容、分享项目成果等策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推动学生化学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懿,陈静.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实践和探索[J].化学教学,2022,(01):27-32.
[2]王少清,陈宝旺.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2023,30(03):53-54.
[3]张菊红.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J].学园,2022,15(36):31-33.
[4]吴燕梅.项目化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高考,2022,(12):75-77.
[5]史晓静.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研究[J].高考,2022,(10):66-68.
[6]沈崇浩.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以“滴定法测定虬江河水样总碱度”为例[J].现代教学,2022,(05):50-51.
作者简介:袁治邦 1972.10.11 男 青海 汉 本科 一级教师 青海省大通县第二中学 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