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数字实验教学是建立在真实化学现象的基础上,由计算机、数据采集等软件组成实验教学的主体,把传统的实验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更适合新时期学生的实验需要。化学是一门离不开实验的学科,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的基本原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多的新时代人才。在已开展数字化实验的学校中,我们发现,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篇文章对数字实验教学的原则、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更好地运用数字实验教学的对策,希望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借鉴。
一、数字化实验教学融入课堂教学的优势
(一)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实验潜力,使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新颖性和价值性得到充分发挥,现在的老师们主要是从新课导入环节开始,把数字化的手持技术实验引入进来,使学生们觉得高科技仪器有助于学好化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既巩固了旧的知识,又掌握了新的知识,保证了化学实验课程的高效进行。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外部影响因素及反应速度的表述方法。然而,“反应速率的测定”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因此,可以利用数字手持技术实验导入新课。首先,在教学前,教师采用分组实验方法,用抽滤瓶、数据采集器、手持式遥控器、计算机联机接收器、压力传感器等数字技术,对硫酸和锌粒反应的瞬时速度进行实时测量,观测反应过程中压力曲线的变化情况。然后,对压力变化曲线及走向趋势作定量的定量分析,用分段标记的方法,对宏观现象、主要粒子、趋势特征、符号表示等进行分析归纳;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原始图像,绘制出一幅新的化学变化图,从中可以看出,15秒以后,反应速度开始变慢,这是因为硫酸在试验中逐渐消耗,导致 H+浓度下降,从而减慢了反应速度。
(二)探究性实验中的应用
探究学习方法是《课标》提出的一项重要理念,当前,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空间,促进他们的交流和讨论,从而有效地改变学习方式。例如:在探究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时,老师可采用数码手持式实验,借助色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检测仪器,实时测定生成产物的浓度,并依据所收集的特定数据,对试验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从而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真实与有价值,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图形分析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具体的实验操作如下:首先,准备好色度传感器,比色皿,数据采集器,恒温水浴锅,温度计,等等,并向其中添加0.5 mol/L的三氯化铁溶液,然后放入色度传感器获取数据并进行记录,同时设定初始温度为20℃,然后逐步加热到60℃,其次,利用数据采集器观察了实验数据,发现溶液的吸光度与时间没有关系,但是随着盐酸加入量的增加,溶液的吸光度逐渐降低。结果表明:盐酸的加入可逆转水解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三氯化铁的水解。
二、数字化实验教学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强化传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的有机融合
在数字化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进行数据的收集与计算,而不需要亲自参与到分析与计算之中,这必然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影响。所以,在平时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认识,防止以数字化实验取代传统实验。相反,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数字实验的应用优势,老师们要将传统的实验和数字实验进行融合,确保两个实验在教学上的优势互补,从而切实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比如,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数字实验为手段来验证实验结果,首先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验,然后在自己的实验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最后用数字实验来验证实验结果。对于验证结果,如果有错误,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对实验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纠正错误,又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立足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数字化实验流程
化学实验与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大的区别,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大。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既要使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操作,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又要使他们在试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化学思维,养成独立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施数字化实验时,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对数字化实验进行灵活地设计。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科书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多样化的数字化实验教学。比如,在化学知识延伸教学的实验中,老师可以把数字实验设计成展示性实验,也就是用简单的实验操作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化学实验专业技能,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另一方面,在强调标准化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和反应现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老师在设计实验流程时,要突出真实的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加强学生对标准化操作的掌握程度,并在自主实践中掌握必要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数字化实验教学实践中,老师们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需求,对数字化实验教学过程进行灵活地设计,充分发挥数字教学的功能和价值,为学生学习化学课程创造有利条件。
(三)借助数字化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过去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科书上规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因为学生们事先已经知道了实验的结果,所以在参与实验的时候,他们就没有了探究学习的动力,无法积极地参与到实验学习中去,所以化学实验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实验来帮助学生拓展相关的实验内容,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来,提高他们的独立分析与探究的能力。例如,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学生往往对CO32-与 H+的反应过程不太清楚,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 pH值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方法设计实验,并对相关的反应进行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学生从反应方程式、实验数据等不同层次展开分析与探究,不仅能熟练掌握CO32-与 H+的反应状况,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
结语
将数字实验技术引入到化学教学中,不仅体现出探究过程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这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凤.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22(16):15-17.
[2]伍娟,傅铁军.信息技术视域下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的实施探究[J].知识文库,2022(5):169-171.
[3]曾永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21(2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