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生物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专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并彻底反映在他们的核心学习上。合作学习小组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打破他们的个人学习状态,让他们充分展示他们在生物问题上合作研究的潜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专注于学习过程,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学习水平,创造集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生物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尚待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教师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仍有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的理解不够,不能以学生为中心,不能融入实践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组合作只存在于教师的口头形式中,而不存在于对学生自身的实施中,这无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之间的协作缺少有效的管理,老师也不能很好地组织他们,往往是把周围的同学聚集在一起,或者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来分组。这种团体的形式通常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使得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则永远得不到机会或者停留在原地不动。最常被教师忽视的一点是,教师要适时地表扬和奖励,成绩不佳的团队,要及时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研究策略
(一)有效地进行分组,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确保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和分工,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小组中大放异彩,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达到良好的协作效果。比如,在教学《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这一课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再进行分组,以保证各组之间的能力平衡。通过调研,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还不了解细胞的结构、成分和功能,所以不能自己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尽量把这一部分的学生平均地分布在不同的小组里,让他们去做一些简单的“教科书材料搜索”,让他们在别的同学的指导下进行基础的学习。也有一些同学,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好,并且已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预习,对本节课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承担起团队的“指导工作”,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帮助团队克服困难。另外,也可以从一些具有“统筹能力”的同学中选拔出若干个人作为小组的组长,在工作和任务上进行配合。也可以把那些擅长绘图、推理、分析等技能的同学分组。这样一来,各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而且同学们还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二)确定小组成员的责任
一旦团队完成工作,团队成员之间的责任划分就需要更加明确,然后团队成员必须遵守一些分配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来分配工作,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个人优势,并实现小组之间的“1+1>2”的合作。如果一个组织良好的学生是团队的领导者,他们负责领导和整合团队成员,善于记录的学生可以是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可以推荐为演讲者。当然,教师还应确保小组所有成员都有机会定期轮流发言和组织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和指导整个合作学习小组,并积极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比如,在教学《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这一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一个整体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如这一节的重点是使同学们了解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受精的过程。另外,教学中的难点是要让学生比较精子与卵子发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还要看蝗虫细胞的成熟分裂情况。所以,要确保学生的学习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教师要首先对合作讨论的内容进行设计,并提出一些针对问题的方案,例如,在你们看来,减数分裂是什么样子的?你会怎样形容精子和卵子是怎样发生的?等等,接下来,每一组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任务,比如平时表现好的同学,就是负责探索,而成绩不好的同学,就是做笔记的人。每一组都有各自的代表上台陈述,有些组用书面形式陈述精子发生的情况,而另一些组则用流程图的形式来说明。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在负责各自的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设定学习规律,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提高生物的教学效率,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学习规则,防止学生在学习中盲目地进行协作,这会对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们如何分配工作。分组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让同学们清楚自己的任务。比如,在教学《种群与群落》的时候,在本章的内容中,教师在完成小组成员划分时,也要使小组成员清楚自己的责任,在学习期间,不能让别人完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任务,也不能替别人做任务,要做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教学流程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首要任务,而不是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此时教师要主动在一旁扮演好自己的指导角色,适时地把课堂的话题导入到教学任务中,并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进行及时纠正。这样一来,就算学生们有了不同的意见,他们也可以进行理性的讨论,既能尊重别人的成绩,又能培养出好的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这样就能提升生物教学的总体效果。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学方式进行持续的优化,这是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在实践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选择,结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增强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柯清练.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1,{4}(19):41-42.
[2]张喜凤.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求知导刊,2020,{4}(4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