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脂肪肝患者行血脂检验与血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
姚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姚瑛,. 分析脂肪肝患者行血脂检验与血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杂志,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092.
摘要:
脂肪肝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和管理脂肪肝的关键。血脂检验与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常用的检验手段,在脂肪肝的诊断中可能蕴含着重要价值。了解这两种检验在脂肪肝患者中的表现,探究其如何为诊断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脂肪肝的早期发现率和诊断准确性,为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
关键词: 脂肪肝;血脂检验;血常规检验
DOI:10.12721/ccn.2024.157092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脂肪肝的隐匿性使其不易被早期察觉,这就凸显了有效诊断方法的重要性。血脂检验和血常规检验是医疗检测中的基础项目,它们操作相对简便且成本较低。深入分析这两种检验在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对于探索脂肪肝的诊断新途径、优化诊断流程,以及为后续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1脂肪肝患者行血脂检验与血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血脂检验与血常规检验在其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血脂检验方面,脂肪肝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例如,甘油三酯(TG)水平往往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能降低。这些血脂指标的异常变化为脂肪肝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因为肝脏脂肪堆积通常与脂质代谢失衡相关。血常规检验也有助于脂肪肝的诊断,部分脂肪肝患者可能存在炎症反应,这可反映在白细胞计数的轻度升高上。同时,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也可能出现异常,这与脂肪肝患者可能存在的肝脏纤维化进程有关。将血脂检验和血常规检验联合应用,能提高脂肪肝诊断的准确性。血脂指标反映脂质代谢状态,血常规指标从炎症和血液系统变化角度提供信息,二者相互补充,可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病情,为脂肪肝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2单独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局限性

单独的血脂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血脂异常虽常见于脂肪肝患者,但并非所有脂肪肝患者都有典型的血脂变化,部分患者血脂指标可能处于正常范围,仅依靠血脂检验可能导致漏诊。而且,血脂异常还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如遗传、饮食、某些药物影响等,这会造成误诊。单独的血常规检验用于诊断脂肪肝也有诸多不足,血常规主要反映血液细胞成分的变化,虽然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改变,但这些变化缺乏特异性。许多其他疾病,如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也会引起类似的血常规变化。此外,在脂肪肝早期,血常规指标可能尚未出现明显异常,难以单纯依靠血常规来早期发现脂肪肝。所以,单独使用血脂检验或血常规检验均难以准确、全面地对脂肪肝进行诊断,联合检验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

3联合检验应用

3.1提高诊断特异性

单独的血脂检验或血常规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都存在特异性不足的问题,例如,血脂异常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如遗传因素引起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者是饮食中过量摄入高脂食物导致的短期血脂波动,这些情况并非都是脂肪肝引起的。而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感染等多种疾病的表现。当联合血脂检验和血常规检验时,就能够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如果在血脂指标出现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同时,血常规中发现白细胞轻度升高且血小板计数有减少趋势,这种组合更倾向于脂肪肝的诊断,因为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堆积会影响脂质代谢,同时肝脏炎症状态可能引起白细胞的反应以及血小板的相关变化,这种联合的指标模式在其他非脂肪肝疾病中较少同时出现。

3.2早期诊断优势

脂肪肝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单独依靠一种检验方法可能难以发现。血脂检验中的一些指标在脂肪肝早期可能仅有轻微变化,容易被忽视。血常规中的各项指标在早期也可能没有显著改变。然而,联合检验时,即使血脂指标和血常规指标单独的变化都不十分明显,但综合分析两者的微小变化趋势,可能会发现早期脂肪肝的线索。例如,血脂中甘油三酯处于正常范围上限,同时血常规中红细胞分布宽度略有增加,这可能提示肝脏已经开始出现脂肪代谢的早期异常和轻微的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脂肪肝,为早期干预提供机会。

3.3全面评估病情

联合检验在全面评估脂肪肝患者病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血脂检验是了解肝脏脂肪代谢状态的关键,其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能够清晰地展现肝脏脂肪代谢的紊乱程度。例如,甘油三酯过高可能意味着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而血常规检验从不同视角提供信息,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能反映肝脏炎症程度,若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肝脏存在炎症反应。血小板计数的改变与肝脏纤维化进程相关,血小板计数异常减少或许表明肝脏纤维化正在发展。通过将血脂检验和血常规检验相结合,医生能够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可以准确把握患者肝脏的脂肪堆积状况、炎症的严重程度以及潜在的纤维化风险等多方面病情特征,进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为脂肪肝患者的有效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3.4监测治疗效果

在脂肪肝的治疗进程里,联合血脂检验与血常规检验对监测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血脂指标是脂质代谢改善状况的“晴雨表”。有效的治疗会促使甘油三酯逐步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步升高,这清晰地表明肝脏内脂肪代谢朝着正常化发展。与此同时,血常规指标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治疗对炎症和肝脏功能的影响。以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为例,炎症减轻时,白细胞计数会向正常水平回归,血小板计数也会趋于稳定,这意味着肝脏的炎症状态和相关功能在改善。定期开展联合检验,就像给治疗过程安装了一个精确的导航仪,能够依据检验结果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无论是调整药物的剂量,还是改变生活方式干预的强度,都能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治疗始终朝着最有利的方向推进。

3.5减少误诊率

单独运用血脂检验或者血常规检验时,误诊的风险颇高。多种因素会干扰这两种检验结果,从而导致误诊。血脂异常与血常规指标异常并非脂肪肝所特有,在其他疾病中也可能出现。当进行联合检验时,综合分析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例如,某患者甘油三酯升高且白细胞计数升高。若仅依据血脂检验,很可能将其误诊为单纯的高脂血症;若只看血常规结果,则可能误诊为感染性疾病。然而,联合检验时,发现患者不存在感染疾病的典型症状,并且肝脏B超显示有轻度脂肪浸润,综合这些信息就能准确判断为脂肪肝。可见,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排除其他疾病干扰,显著降低误诊的可能性,为准确诊断脂肪肝提供有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血脂检验和血常规检验在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们各自从不同方面为脂肪肝的诊断提供线索,联合应用时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有效监测治疗效果。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应重视这两种检验方法的综合运用,不断挖掘其潜在价值,以更好地应对脂肪肝这一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尚晓东.血常规的这些事你知道吗[J].江苏卫生保健,2022,(12):29.

[2]欧仕颖.分级检验对血脂生化检验的效果[J].名医,2021,(24):60-61.

[3]杨宁.分级检验方法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过程中的应用意义[J].名医,2021,(22):179-180.

[4]洪力,姚政,杜冰,等.昆明市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症状规律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1,31(03):258-261.

[5]刘宇飞.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脂肪肝诊断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1):102-10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