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对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价值探究
赵传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传灯,.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对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价值探究[J]. 临床医学杂志,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095.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葡萄膜炎伴白内障患者通过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案治疗,观察组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案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5.83%、对照组83.33%,P<0.05;施术前视力水平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视力水平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葡萄膜炎伴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
关键词: 葡萄膜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
DOI:10.12721/ccn.2024.157095
基金资助:

葡萄膜炎是指在损伤、感染等因素影响下而出现的眼内葡萄膜炎症病变,患者可出现眼红、黑影、眼痛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该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层的人群[1],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若未能妥善治疗,可能引起永久性的视力损失[2]。白内障也是一种具有致盲性风险的眼部疾病,是指晶状体浑浊而引起的视觉障碍性病变,好发人群为中老年人,葡萄膜炎同时伴发白内障的情况也较为常见[3],此类患者的病情复杂,致盲风险较高,积极探寻科学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4]。本文将探究对葡萄膜炎伴白内障患者通过运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21年3月~2024年3月48例葡萄膜炎伴白内障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借助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均分组,即对照组(n=24例)、观察组(n=24例),对照组男、女病例依次为13例、11例;年龄情况如下:51~78岁,平均数(67.52±1.62)岁;病程情况如下:6~32个月,平均数(13.25±1.06)个月;身体质量指数(BMI)情况如下:16.5~31.7kg/m2,平均值(22.05±1.63)kg/m2。观察组男、女病例依次为12例、12例;年龄情况如下:50~79岁,平均数(67.53±1.61)岁;病程情况如下:5~33个月,平均数(13.24±1.07)个月;BMI情况如下:16.3~31.5kg/m2,平均值(22.06±1.62)kg/m2。2组以上各信息资料平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案治疗,患者术前3日起需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滴眼,每6小时滴眼1次。患者术前30分钟给予扩瞳,术中进行常规表面麻醉,患者眼膜处作小切口,长度约3mm,将眼部结膜进行切开,继续于角膜缘适宜处做辅助手术切口,患者前房内将适量粘弹剂进行注入,进行环形撕囊,将眼部晶状体核进行妥善分离,剩余皮质充分清除,将人工晶状体进行妥善植入,观察位置满意后可将粘弹剂进行充分吸除,给予适量平衡液进行注入,手术切口进行封闭。观察组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案治疗,患者的术前准备及麻醉方法均同对照组,于巩膜缘上侧做隧道切口,控制长度3mm,继续于颞侧做辅助小切口,控制长度1mm,于患者前房内将适量粘弹剂进行注入,粘连虹膜将其充分分离,实施环形撕囊以及水分离操作,完成后晶状体核与剩余皮质均通过超声乳化充分吸除,患者囊袋内将人工晶状体进行植入,在术后为2组患者提供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实施结膜下注射,术眼进行包扎。

1.3评价规范

(1)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即术后3个月内患者的视力提升至>0.5,术后6个月视力水平恢复至正常;有效:患者术后3个月内其视力水平提升至0.1~0.5,术后6个月内患者的视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无效:术后3~6个月内患者的视力水平无明显变化。(2)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末随访时的视力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均借助SPSS22.0分析,其中涉及的计量资料均进行如下表示:(x̄±s),即均值加减标准差,均为t检验,计数资料均进行如下表示:[n(%)],均为χ2检验,P<0.05即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组间平行对比

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5.83%、对照组83.33%,P<0.05。

表1 临床疗效组间平行比较[n(%)]

1.png

2.2视力水平组间平行对比

施术前视力水平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视力水平为观察组更高P<0.05。

表2 视力水平组间平行对比(x̄±s)

2.png

3讨论

葡萄膜炎同时伴随白内障患者的病情复杂,具有一定的致盲风险,常规小切口白内障超乳手术的应用广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失明风险,然而术后比较容易出现后囊破裂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使得患者的手术风险升高,影响其术后恢复[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案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其中超声乳化过程中给予粘弹剂进行注入,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有利于缓解手术操作对患者眼部组织形成的影响和损伤,同时可确保瞳孔维持在恰当范围内,对于恢复术后视力水平有积极作用。而人工晶状体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有利于抑制局部炎症性反应,防止眼压出现较大波动,而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末随访时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案更有利于提升此类患者的综合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葡萄膜炎伴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厉志,宋雪玲,唐恺,等.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渗出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6(5):135-138.

[2] 洪薇薇,马鹤,何媛,等.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发生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21,34(1):103-107.

[3] 谢梅傲,代敏,王英,等.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术后前房渗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6):1098-1101,1078.

[4] 刘媛.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J]. 母婴世界,2024,15(1):49-51.

[5] 赵倩.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9):62-6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