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探究
王哲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哲光,.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探究[J]. 应用化学学报,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520.
摘要:
在进行化学研究与学习时,化学实验是检验化学知识最根本的手段,也是最精确的检验方式。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不仅要严格遵循实验的程序和化学理论,还要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一种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老师不仅要对自己从严,还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使他们能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从而更好地利用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价值。为此,本文探讨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科学素养;培养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7520
基金资助:

前言

在当今的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喜欢,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老师更容易、更有效地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也可以减少老师的负担。对学生而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实验变得有趣起来,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也非常喜爱进行实验,这有助于他们的研究和思考,从而使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化学实验通常需要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的变化(如颜色、气体的产生等),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这种能力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敏锐地发现问题。化学实验教学强调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实验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对学习化学有帮助,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影响。化学实验通常涉及假设、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的推导,这一过程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来分析实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科学方法,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许多化学实验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分工、沟通和协调,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碱的性质。这种直观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验现象联系起来。化学实验通常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当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时,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会增强,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过程,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反复验证的重要性。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理解科学知识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新的发现而不断发展的。化学实验涉及各种化学试剂和实验设备,教师在教学中会强调实验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在化学学习中重要,在其他实验或实际工作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

(一)做好实验演示,创造良好实验情境

在初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的演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实验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实验情境,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让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以及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例如,当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氧的化学特性”部分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做如下的实验:把碳放在氧气中会有什么反应;当把一支蜡烛放在氧气中时,会有什么反应;在氧气环境下,金属丝的真实化学反应。在老师的示范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使之后的各种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更加易于进行,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积极开展对比性实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对比性实验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有效方法。这种实验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例如,通过对比酸和碱对指示剂的影响,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酸碱的性质。对比性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细致入微的科学态度。学生在比较实验结果时,需要进行分析和推理,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可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这种探究过程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对比实验。例如,在学习反应速率时,可以设计不同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让学生进行比较。实验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指导学生认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同时,可以要求他们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对比结果,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在对比性实验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清洁剂的去污效果,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积极开展对比性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借助多媒体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微观认知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微观认知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实验教学可以通过生动的视觉和听觉呈现化学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观世界的规律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以“探究分子运动”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分子的结构和运动,解释分子运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通过动画演示分子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的运动状态,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然后开展实验,观察分子运动:在两个透明玻璃杯中分别加入温水和冰水。向温水中加入一滴食用色素,观察色素扩散的速度。同样向冰水中加入一滴食用色素,观察扩散速度。记录两次实验中色素扩散的时间和范围。学生在实验日志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时间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借助多媒体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加强初中学生的微观认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的本质。

总结: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创新。通过实践与反思,我们相信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未来,教育工作者应继续关注教与学环境的优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与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体验。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慧敏.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9):101-102.

[2]谭宗俊,向雪皑.让学生在课外实验探究中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J].化学教育,2007,(4):54-56

[3]唐爱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7):128-130.

[4]陆真,沈书君.科学素养培养中男女生表现差异性的分析―基于PISA科学素养测评的研究与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3):20-23

[5]马克明,于钦江.例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5

[6]何彩霞,杨艳红.恰当运用对比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以“离子反应”教学为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4):9-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