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罐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
王晓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晓军,. 针罐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J]. 当代中医药,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1.
摘要:
观察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30例为治疗组,口服迪皿(左旋西替利嗪)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6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易行,并能有效地控制其复发,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慢性蕁麻疹;针灸疗法;慢性瘾疹;针灸疗法
DOI:10.12721/ccn.2021.157001
基金资助: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皮肤科门诊疾病中的三分之一。具有多数病因不明、病程长、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瘙痒无度、不易治愈的特点。患者常因风团引起的搔痒不适、甚至剧烈瘙痒而坐立不安,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以抗组胺药为主,虽有效,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且长期用药可致耐药性增加。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理想疗效,并与口服左旋西替利嗪做了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根据患者首次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组)30例,对照组(迪皿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 17例,女13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38.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6年,平均1.54年。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1—67岁,平均年龄37.6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5年,平均1.5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中瘾疹的慢性瘾疹(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1]: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皮损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皮疹经过3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2)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1周内未服用过抗组胺药物。
1.3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内分泌、心、肺、肝、肾系统疾病;(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1)针刺取穴:腹四关(滑肉门、外陵)、四神聪、曲池、血海、足三里。常规消毒后,选用30号1.5寸毫针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体质虚弱者轻刺激,体质强壮者可重刺,每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2)神阙拔罐选择中号或大号玻璃火罐用闪火罐法在神阙穴上闪罐4—5次,留罐5—10min。(3)刺络拔罐①主穴:肺俞、肝俞、脾俞。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在背部膀胱经及督脉循行部位涂上石蜡油,循经走罐3—4次,至皮肤潮红、充血为止。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沿背部膀胱经及督脉循经叩刺2-3遍后,叩刺肺俞、肝俞、脾俞,使局部皮肤潮红、微渗血为度,选择中号或大号玻璃火罐用闪火罐法,迅速拔按在刺络部位,约5—10min后取罐,取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②配穴:若面部肿胀发热较甚,配以耳尖穴;上肢皮损为甚,配以曲池穴;下肢皮损为甚,配以委中穴。局部常规消毒,三棱针快速点刺耳尖穴,挤出10—20滴血液,用消毒棉球擦拭干净;曲池、委中穴先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数次,局部见血(或不见血),迅速加拔火罐,一般留罐5-10min,待罐内吸出1-3ml血液后起罐,用消毒棉球擦拭干净。注意事项:放血后24小时内伤口不要沾水,女性患者经期不宜使用刺络放血。疗程:每3天治疗1次,4次为一个疗程。
2.2对照组口服抗组胺药迪皿片5mg,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晚1次,12天为一个疗程。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均按医嘱禁食辛辣、海鲜等腥发食物,二个疗程后,即停止针刺拔罐放血治疗及服药治疗7天后统计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瘾疹的慢性瘾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标准[1]评定。痊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发作。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未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不足30%。
3.2治疗结果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分别出现嗜睡8例,头痛6例,口干4例。两组有效病例疗程结束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半年。其中治疗组复发2例,未能随访2例;对照组复发6例。

临床多年用各种方法治疗荨麻疹,总体认为刺络拔罐配合耳针疗法治疗效果满意。刺络拔罐配合耳针是将刺血术与拔罐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刺络即刺络放血法,是用针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灶处的浅静脉,放出适量血液,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特殊外治法;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穴位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方法。刺络拔罐由于血液的排出及局部温热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并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促进炎性反应物及化学致痒性物质的排出,具有泻热、解毒和化瘀等作用[6]。大椎穴为督脉经穴,又为诸阳之会,挑刺放血,并辅以拔罐,调理诸阳经气血。肺俞穴为肺经脊腧穴,主皮毛,通过刺络拔罐可清泻肺热以利皮毛。

取脾俞可以利湿;取肝俞可以活血化瘀,消风止痒,属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取肺、肝、脾配以胃俞疏风解表,消热利湿、消风止痒。肾上腺、内分泌可抑制组胺的释放,减少抗原抗体互相结合,从而减轻过敏反应。枕穴可以安神止痒,取神门增强止痒疗效。耳针疗法对于急性荨麻疹患者疗效明显,慢性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功能紊乱,持续的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治疗周期相对较长。

4、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2]。可分为物理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前两者常存在明确的诱因或基础疾病,后者常常难以找到确切的病因,占慢性荨麻疹的70%—80%[3]。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的刺激因素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其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胺,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或上述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使其通透性增加,引起真皮浅层水肿而发生风团。但这一机制不能解释所有的慢性荨麻疹,近10年的研究表明,有很大比例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被确定为自身免疫所致。由于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极其复杂,目前,西药多以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为主,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易形成药物依耐性,停药即复发,不能达到有效治疗和控制,给患者生活、精神上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由于本病的病因复杂,难以肯定,故在治疗的同时,指导病经常注意发病方式、时间及饮食关系等,逐步检测、排除和避开可疑的致病因素;同时加强对病人的心理疏导,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复发,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易行,并能有效地控制其复发,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理想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明香,马望琪.温补肾阳法治疗慢性顽固性荨麻疹30例[J]陕西中医,2013(6)

[2]李坚将,刘辉,陈狄等.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28)

[3]夏秋.电针配合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观察[J].使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