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价值
(一)有利于认识和理解生物知识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将核心素养作为导向,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好的学习课堂,让他们在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中,体会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提升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热情。生物课程是学生们在中学阶段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生物知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不能对这些知识展开合理的整合和总结,这就造成了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们不能将这些知识串联在一起,从而影响了他们学习生物知识的效率。而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核心素养与其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理念。正确的学习理念可以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生物知识,从而降低学生在学习生物时遇到的难度,减少学生学习生物的恐惧心理,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学习生物的趣味性。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将核心素养运用到生物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专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需要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课堂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进而深化他们与生物知识的联系。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经常不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能深刻地了解生物知识,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所以,要在学科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就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老师的教学专业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教师具有较好的教育水平,可以为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所以,老师们必须要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身可以将生物知识和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生活实例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老师正式讲解知识之前,课前导入通常会对上节课所讲解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知识点。在教学时,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事例。以生活实际为教学导入,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感受到新鲜感,使他们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他们才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专心地去学习和思考,此时,他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不管是对问题的思考,还是对知识的记忆,都是很有效的,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节课程的讲解为例,老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鸡蛋为切入点,让学生说一说父母为何总是催我们吃鸡蛋。学生们会说:“因为鸡蛋的营养价值高。”然后老师又可以接着提问:“鸡蛋包含什么营养呢?”在同学们面面相觑中,老师借此机会,把话题引到了这一节课的内容上: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这之后,老师将首先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说明,讲解不同结构蛋白质的不同功能,从而让学生明白,蛋白质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讲解了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后,老师再请同学们讲一讲生活中补充蛋白质的必要性。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也就是鸡蛋开始,逐步过渡到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过程,这种渐变的学习过程,既可以巩固学生在书本中所学到的东西,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加深他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二)结合生活实际,加强知识理解记忆
高中生物的知识比较抽象,比较复杂,而且很难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觉得晦涩难懂,因此,强行让他们去死记硬背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老师可以利用一些生动的案例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点。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一个具体的事例,用一个具象化的事例来说明一个复杂的概念,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学,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和探索能力。
比如,在讲授“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在讲到“J”形曲线这一知识时,老师首先要讲的是一个实例:关于在1859年英国富人带了一群兔子到澳大利亚这件“小事”。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思考,我国对外来物种的入境设置了十分严格的规定,根据本课文的内容,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从以上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物种到达一个新的环境时,如果没有与之相制约的生物,就会对该地区的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才会有很多的限制。事实上,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是比较理想的,但在现实生活中, J型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在学习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然界中种群变化的奥秘进行初步的探究。与此同时,在课程中,教师所讲解的例子,也会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
(三)解决生活问题,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以往,学生学习知识的目标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考试中拿到高分。然而,伴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当今的生物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还包括了培养学生利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老师们就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着手,引导学生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用解决现实问题来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增强他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比如,在讲解“果酒、果醋的制作”这一节的时候,老师要首先讲解一下果酒制作的原理。在这个时候,老师就会提到积极酵母菌,因为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进行酒精发酵,这也是果酒制作的主要原理。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应对酒精发酵的温度条件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对果酒酿造工艺的认识。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制作果酒或者是果醋。或许学生在第一次制作时,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对这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有更深一层的把握,这也可以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强化,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得到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中,掌握与生物实验有关的操作技巧。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领悟到实验中所包含的生物学知识,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对高中生物课程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并对学生的实践精神进行了培养。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活教学模式的价值,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找到更符合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方法探微[J].现代盐化工,2022,49(02)
[2]白红瑜.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J].知识文库,2022(05):130-132.
[3]陶晓英.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才智,2019(26):63.
[4]陈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