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师要在生物课堂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就必须把握学生目前的学习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力求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教学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高中生物教学以教师为主导,课堂采用教师全程授课模式,让学生盲目“吃下”生物知识,良好的教学氛围自然不能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大大降低。对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程度同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生物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理念落后
身为教育者,教师不应盲目、片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以自身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身为高中教师,很少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知识水平。只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遥不可及,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并由此引发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核心素养”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具备自我提高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和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系统、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建立起与其自身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内涵体系。高中生物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而丰富的特点,其解决问题的思路灵活多变。与其它学科相比,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更加注重生命和自然,与生活活动的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得到体现。同时,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又与其它学科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点,即注重学生的客观、逻辑性。总之,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下,不断地积累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和技能。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适应能力的关键环节。
三、高中生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过程,它不仅关系到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而且还涉及到许多因素。对此,复杂系统理论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现代生物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新的变革。网上流行的微课程使学习变得无处不在。这种转变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和资源的优化,体现了时代特征。同时,也使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实现。在这种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预先记录班级学生通过微课程自学的情况,选择和改进教学计划。学生可以在教师预先设置的微课上进行学习。必要的话,也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翻转课堂也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自己的作业。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埋怨学生没有阅读教材的内容。而在微课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实现不仅要体现在微课程中,而且要体现在作业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经典案例可供教师作为更好的教学工具,利用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创造实验情境给学生最好的体验,利用书中的信息提供实验思路,将实验和知识带入学生的学习中。通过将课程内容进行拓展,达到深化知识解读、知识内化和知识有效整合的效果。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这门课程的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实验情境,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自主实验。在实验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提高学与教的效果。当学生学习如何制作苹果醋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制作方法,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7~8d,并注意及时充气,保证氧气供应。通过生物实验帮助学生学习菌种特点、发酵原理等知识点,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上,团队协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其局限性,考虑问题和做事方式都不够完善,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将极大的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让学生在合作实验中取长补短,更好的培养实验能力。
例如,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并按不同的学生情况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流程对洋葱进行培养和观察。这就激起了同学们对实验的兴趣,让同学们通过团队协作来不断地进行观察和试验。在教学中,老师仅做必要的解释,其他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老师则在旁边做一些指导和解疑。实验结束后,高中生物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展示和分享,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同学们进行小组实验的评价活动,从而加深对有丝分裂知识的认识。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了相关生物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培养了团队荣誉感,提升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时代,成功的课堂已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体现在学生学习之后的能力和情感的培养上面,这就是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的渗透和教学方法改进方案的不完善,是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过程所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耿易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
[2]赵占良.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一)——生命观念的内涵和意义[J].中学生物教学,2019(11):4-8.
[3]谭永平.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J].生物学教学,2019,41(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