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出创 新型人才,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在很多高中 教学大都只看重考试成绩,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投向如何提升考试分数。于是,不少教师纷纷钻研提分技巧,猜测高 考题型,制定答题模板,结果培养出了一批批做题“高手”,这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高中教师应该牢记教育使命,摒弃功利思想,引导学生创新思 维,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培养。语文学科的成绩突破和提升并不只是通过多做题或知识积累就能实现的,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具有语文思维,并能将语文思维正确 运用到语文学习和应试之中。在语文思维的引导下,学生更容易意识到自身语文能力较为薄弱的地方,并针对其进行有规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学生最终将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这将有利于他们语文能力的突 破和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 空的航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近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对中国人的太空梦形成深刻认识,然后结合课文内容以时间为线索展开相应的拓展延伸,这样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结构性思维,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将会对文章脉络及内容梗概有清晰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课文为范本,让学生对描述式 和评论式这两种写作技巧进行深度学习,在对照学习下,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除了从阅读与写作角度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外,教师还可以立足于文化内涵对课文内容 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使学生更多地吸收知识内容。例如,在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国从古至今的建筑风格变化展示给学生,并向学生介绍不同建筑类型的名称,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充分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另一方面学生从不同汉字所对应的建筑造型中也可以对中国汉字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在建筑文化知识的情境中学生能对课文形成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在教学 过程中,利用“设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 维,使学生振奋精神,产生探索全新知识的欲望。只有善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具有创新的欲望,所以怀疑是创新 的钥匙,是寻求知识的动力,更是培养创新的基础。思维的培养,并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也不是被动 接受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主动探索,使学生在思索的过程 中产生学习兴趣。教师也要积极指导学生会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有价值的问题。然后使这些问题成为引导学生解 读课文的抓手,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完成对作品的鉴赏, 完成对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答案,教 师要给予正面评价,对回答质量较高的同学给予表扬,这样 更易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灵活的思维, 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 兴趣。如在学习《离骚》(节选)这首诗时,利用诗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并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诗歌内容,让学生就突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既生动又形象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可以让学生思维变得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其主要是通过图像、视频和动画来传递知识,利用这些技术把抽象化的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是利用视觉和听觉来进行的,上课前教师要结合为学生实际准备的相关资料,认真设计好每一个环节,从而方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正确引导学生将收获到的知识点进行思考,这样就可以让教师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锻炼。而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 的重要方式。如在学习《雷雨》时,教师可以准备好“雷 雨”的电影版视频,学生通过观看电影,利用自己对作品 的理解认识来评价电影;对演员表演时的神情、动作、语 气以及镜头剪辑,音乐设置等方面进行评论,这样不仅调 动了学生学习文章的积极性,更主动深入地解读文本,还 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语文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 学习当中。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高中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音乐、绘画和表 演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 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升自身的 整体素质。教师可以在教授戏剧文学时鼓励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们进行排练,虽然学生刚开始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比如道具、服装等问题。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能在一开始时,会不知如何是好,表演也不能很好配合。但是经过学生亲自实践后,情况就会变得越来越好,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是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对于提升学生 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而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新教育的实施逐渐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化.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探究[J].速读(下旬),2018(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