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生物课程,相对于理科来说,要更加严谨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在高中里,生物课程占有很大的比重的原因。《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在新课标下,提出了基于高中生物学基础素质开展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科学实验等方面的新要求。当前,国内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注重实验,有的实验目标不清晰,导致实验“动手性”不强,无法有效保障学生的实验水平。所以,当前在高中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修正现存的不足,让它能更好地起到应有的效果,进而推动学生的高效率学习和健康发展。
一、 改善学校的实验教学条件
在高中的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实验教学环境,只有在较好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地改进学校的实验教学环境。要改进校内实验教学环境,首先要优化实验室的布局,其次要科学地设置实验学时。
(一) 最佳的实验机构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室的布置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必须保证实验室设备完备,能适应实验的需要。当前,由于一些学校经费短缺,造成了实验室的数目不够,而且还缺少了一些实验操作设备。例如,在高中的生物学实验中,使用最多的设备就是显微镜,有的学校只有少数几个人,在进行实验时,两到三个人共享一架显微镜,这当然会对实验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一些学校的实验室设备比较老旧,或是没有很好地维护,造成了在使用中产生错误,很难对实验现象进行完整的观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学校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的对策。第一,学校要合理地进行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合理布局,使其规模能够适应教育的需要。第二,要与学校进行交流,列出高中生物学实验所需的器材清单,保证实验课不被器材所束缚。第三,实验室里的仪器和器材都是比较精细的,所以对维护工作也是非常严格的,老师们要格外重视,要根据学校的规定,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定时维护,并且要对学院的管理部门提供一些意见。第四,在有财力的情况下,可在生物学实验中配备专职的技术人才,并有专门的人才负责日常的事务。
(二)科学地分配好实验时间
除了要对实验室建设进行优化外,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实验的学时进行科学地分配,保证实验的高效进行。当前,由于时间的限制,有些高中的生物学实验课还不够全面,有些重要的实验课程无法全面展开。同时,有些老师还会有选择地设置一些新课程标准下所规定的实验,这些实验很难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对于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考虑把一些实验课程作为课后的实践活动来进行,也可以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和实验,最终将自己的实验计划和结果交出来,这样就能够解决时间紧迫的问题。学校领导、研究小组成员和班主任应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提高教师在实验课上的能力
在高中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因此,在生物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中,老师的专业素养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的效果,必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实验课。一是要改变教育理念;二是要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要改变教育理念,就必须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认识到新的内容、新的目标。当前,有些老师对高中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了解,因而无法对实验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例如,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把实验课和理论课放在同等的地位。
第一,充分认识到了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实验的重要性,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实验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具体的安排。为了上好每一节实验课,老师要精心设计,保证高中生物实验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科学、高效,特别是动手操作环节和实验探究环节,这是老师们必须注意的。
第二,高中生物学实验在实践中能够发展多种技能,特别是对实践活动的训练,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所以,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而不仅仅是将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或者进行简单的讲解。
(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课上,老师要带领学生共同进行繁琐的实验操作,这就对老师的各项实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老师们要尽量减少用任何手段来提升自己的实验教学水平。
第一,在长期的实验课上,老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以保证自己的实践技能可以适应高中生物学的许多需要。作为一名高中生物学老师,最根本的素养就是要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否则在实验操作时就会向学生做出错误的演示,当然也就无法取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所以,在每次实验课上,老师都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积极参加校内的实验创新比赛,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水平。
第二,在生物学实验课中,要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保证在课堂上进行有成效的实验。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老师要从班上发掘有兴趣的同学,训练他们担任小组组长。在实验课开始前,老师可以和实验组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提前进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实验方案中的缺点找出来,保证最终的实验课没有任何问题。在实验教学中,老师要对实验组长做好作用的引导,例如,要对其他同学做好实验操作的引导,对他们的错误行为进行说明。其次,在实验的实施中,难免会遇到问题,有些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对最后的实验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老师要多做检查,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同时保证实验室的秩序,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第三,在实验教学结束后,老师要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生生之间的互动。
结语:
要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的科学性、有效性,就应充分重视高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改革。要注重当前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所获得的成熟的经验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积极探索,尤其要将实验教学与高中生物的核心素质相融合,使高中生物实验的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清刚.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落实科学探究素养培养[J].学周刊,2022(34):37-39.
[2]李庆林.虚拟仿真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周刊,2022(33):54-56.
[3]王国青.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研究[J].学周刊,2022(23):24-26.
[4]郑颖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名师在线,2020(23):77-78.
[5]王永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境及改进方法[J].学周刊,2020(1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