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物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之间所具有的各种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其中,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比如体形、颜色等;而生物群体之间的差异则更加复杂,可以是地理上的差异、生境上的差异,也可以是生理功能、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初步认识生物多样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想让他们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就必须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为了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其掌握更多的知识。比如,在教学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时,可以安排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等,让他们对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行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不同生物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等。
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关于“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该活动主要是由两个小组进行的,其中A组负责观察校园里的植物,B组则需要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观察结束之后,要求两组成员相互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例如,在A组的学生当中,有几位同学比较喜欢看花,他们发现了校园里有很多种类的花,有的是玫瑰花,有的是月季花,还有的是菊花等等,而且这些花都生长得非常茂盛,色彩鲜艳,令人赏心悦目。而B组的学生则认为校园里最大的动物应该是小狗或者猫咪之类的,因为他们经常看到它们在校园里玩耍,有时候还会到教室里面来捣乱。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水平,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之上,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当学生产生了对某个知识或者事物的好奇心时,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一学科的学习当中,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很多知识点都比较抽象。
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概念”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生物才能称为生物的多样性?”这一问题就是在启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带着这一个问题进入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阅读课本等方式来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该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其次,教师要积极组织好课堂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所体现的特点以及相关案例内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动物保护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
比如,当学生对课堂内容表示出强烈兴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继续深入的进行讲解;而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那么教师则要及时的做出指正,帮助其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三、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生物的多样性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相关知识点与实际情况相联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再通过交流分享的方式对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比如在学习“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时,教师就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第一,可以带领学生到植物园或者动物园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并且记录下它们的形态特征;第二,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地球脉动》,了解全球各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其次,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来感受和体会生物的多样性,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海洋馆、自然保护区等地,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开阔视野,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资料,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认真完成作业,以此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开展生物多样性教学,既需要教师正确合理的进行整体设计,也需要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根据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跨学科的教学
在整个初中的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涉及很多的学科,比如语文、历史等。而这些学科中都包含着许多与生物学相联系的内容,将这些内容有机的融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生物的多样性》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的内容。在学习完生物多样性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让他们了解当前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问题,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电影或纪录片,通过观看这些影视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增强他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结语
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 [1]龚磊.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生物学科多样性作业设计探究——以单元作业《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3,(27):68-70.
· [2]蒋良秀.初中生物多样性课堂创建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3,(20):59-61.
· [3]朱慧.例谈一体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例[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6,(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