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隋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隋玉,. 问题导学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历史教学研究,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553.
摘要:
随着新课标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新版高中历史教材的逐步普及,教师们更加认识到了更新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科学、有效地创新了历史教学中更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法—问题导学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 学案导学法高中历史教学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553
基金资助:

目前,许多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课所讲的内容既有国内的,也有世界的,学生所了解的都是过去发生过的事,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孤立地被动地接受老师讲的知识,不仅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佳化,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一、问题式学案导学法的概述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新形势下,加强历史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视。问题式学案导学法是将问题、学案、导学三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因而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使其发挥“叠加”效应,进而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其发挥更有效指导性、引导性、教育性功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进行学案指导时,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实现对高中生的有效教学。

二、问题式学案导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问方案

在进行新版高中历史教材教学中,对于历史教案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既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历史教学活动,又为学案指导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在设计历史案例的过程中,通过将课后知识与课堂所学知识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其应用于案例教学中。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文时,学生对于外国政治制度并不能很好的感同身受, 教师就可以利用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和布莱尔首相图片引导学生学习,留有问题:他们是谁?有怎样的权力?这样的权利下有哪些制度特点?让学生去了解女王和首相的竞选制度。而非再单一提问和强求学生独立探索。此外还应注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对问题进行合理设计,避免问题难渡过使学生降低了探索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尽量考虑整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使问题设计更符合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水平。

(二)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学的应用

目标"具体化""实际化";知识才有可能内化为学生学习的成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先对较简单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确保课堂学习效果。例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向学生抛出问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洋务运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生在预习学案的问题过程中,将会首先回顾自然经济的特点、产生原因,在反思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后,将运动中涉及的两大派别和两大产业进行剖析,推出后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而对近代中国经济总体上有了大概的认识。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的展示、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这一会使学生对本课的认识更深刻、具体,也增强学习历史的热情。

(三)建立学习小组学会互相提问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运用问题式学案导学法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型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对的实践参与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历史学案问题完成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发组织学习讨论小组,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历史学习成果与他人分享交流。例如,学生在学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国现在仍计划经济会怎么样?将学生同学带入历史情境中,感受历史。学生会相互提问:“你还能随意买手机吗?”“你还有动力工作吗?”去自我给出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意义等知识点。所以在相互提问中,培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提升了自身对历史问题的客观分析能力,掌握学习和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当然,教师也可展示网相关文献或历史图片、录像等,协助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同时使问题学案导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四)科学的教学评估制度

在学生完成了历史学习案的教学任务后,还要注重学生的评价环节,主要是对学生的回答问题时历史背景涵盖面积、问题提出的精准度、以及历史知识掌握程度、历史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正,从而有效地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对于问题提出时回答不正确的学生也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如,学生对历史学习有认真的学习态度等进行激励。同样,对案例中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积极地完成案例中所布置的任务的学生也可给予可向老师提问的奖励。通过对学生的积极的表扬,不仅有利于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学习状况,教师可为其增加自评、互评等环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结束语:问题式学案导学法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在学案导学法的指导下,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配合更加默契,学习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持续发展,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福明.“问题式学案导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8,(12) 

[2] 姚远.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