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真实情境下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策略
洪永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洪永清,. 高中生物学真实情境下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策略[J]. 生物技术研究,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101.
摘要: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将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评价体系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此方法旨在超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即教师单方面讲授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并且评价方式单一的情况。对此,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学真实情境教学的重要性、高中生物学真实情境下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真实情境;教、学、评一体化
DOI:10.12721/ccn.2024.157101
基金资助: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重点。作为科学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高中生物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还能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一、高中生物学真实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真实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当前社会关注的议题相结合,例如疾病防控、环境保护等领域。此类情境以其直观性和现实意义,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教学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鼓励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相关的科学原理及其现象。这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为其后续更深入地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促进知识理解与迁移

真实情境为抽象生物学知识提供具象载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观察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比如细胞的构造与功能可以与人体器官的工作机制相联系,遗传学原理则可以通过家族成员间的特征来解释。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和背后的科学原理,还能加深对它们的记忆。面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时,学生必须调动他们的综合知识库,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分析判断,这种实践过程促进了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于不同场景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技能。

(三)培养核心素养

在真实情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过程来逐渐形成对生命的理解。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活动调节等具体案例的深入探讨,学生们可以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生命观。同时,在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时,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活动促进了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模拟科学研究或实地考察为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提供了机会,从问题的提出到实验的设计直至最终结论的得出。

二、高中生物学真实情境下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策略

(一)精心创设真实情境

在创设真实情境时教师应当细致研究教材及课程要求,明确界定教育目标,并以此为基准选择适当的情境材料。所选材料不仅要具备现实性和代表性,还需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经验相契合,能够顺畅地引入学习内容,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桥梁。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还能促使他们迅速沉浸在设定的情境之中,踏上知识发现的旅程。

例如,在高中生物学关于“光合作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植物工厂内蔬菜栽培”的实际场景。通过展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植物工厂中蔬菜生长情况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从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入手,激发他们对于蔬菜生长所需物质及能量来源的好奇心。这一环节自然地过渡到对光合作用更深层次的探索之中,比如探讨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所需的原料及其产生的产物等关键知识点。利用学生对于植物工厂内部环境如何影响蔬菜成长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能够有效地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学习当中,为后续课程内容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活动

在规划教学活动时,应将学生置于中心位置,并充分利用实际场景来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这些活动应当具备启发性、探索精神及团队合作的特点,旨在激发学生们在特定情境下主动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们不仅能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还能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强调了“从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显著增强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例如,在教授“细胞呼吸”这一主题时,可以设计一个名为“运动场上的能量供应”的教学活动。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在短跑与长跑过程中,运动员的能量供给机制有何不同?让学生们组成小组,模拟不同的运动情境,并就该问题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结合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经验,探讨不同类型及强度的运动中细胞呼吸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还鼓励各组自行规划实验方案,例如研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代谢产物之间的区别,通过改变酵母菌发酵条件来观察酒精和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变化等。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还有助于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促进了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有效学习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调整学习方法,从单纯的知识接收转向积极探究。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分析及综合概括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具体情境下识别问题所在,并有效利用现有知识和资源来解决遇到的难题。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反思整个学习经历,持续改进个人的学习技巧,从而逐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为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某一特定小型湖泊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比如水位波动及生物种类与数量的变迁等,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学生们被鼓励独立记录相关数据,并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成因,特别是人类活动(如废水排放、过度捕鱼)对于生态系统平衡状态的影响。他们还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进而建立关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模型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在完成探究后,学生们会反思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或知识盲点,并总结出更有效的分析方法,以便于今后更好地掌握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从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自主性和综合分析技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真实情境下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心创设真实情境、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等策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然而,这一过程要求教师不断探索与实践,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个体差异灵活调整策略,方能有效达成“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为学生未来在生物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J].中学课程辅导,2023(33):12-14.

[2]张笑男.高中生物"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24-11-21].DOI:10.7666/d.y204151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