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科是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核心素养。这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若学生掌握了模型法、控制变量法等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分析与解决问题。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不足
1.物理教学方法形式化严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少学校主动对物理教学进行探索和完善,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形式化过于严重且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是更加直观高效教授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这也对于当前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部分物理学科的改革只是硬性地适应上级的要求,改了形式却是换汤不换药,甚至于起了反作用。一部分学校盲目增加实验课,但是却没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直接导致学习理论的时间被大幅度压缩,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而另有一些学校则是少安排或者不安排实验课,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不利于整体物理体系的搭建。这两种情况都是需要避免的。
2.物理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教学方法过于简单落后,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目前不少教师依然是用过去的经验来教学,并没有真正按照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来调整过去的教学方式。不少教师的课堂仍然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教师很愿意使用案例,但是这些案例过去陈旧老套,与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差别太大,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情况下的案例教学反而严重影响着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策略
1.发挥多媒体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的精神。以“光的折射”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一改传统教育模式,先是帮助学生记忆“折射定律”这部分内容,发挥了视频工具将光通过水在水滴形成的影子,发挥画板工具以水面为平行面绘制比较入射光与折射光。发挥这种实时性操作使学生在没有翻看课本的情况下自主总结折射定理,强化学生理解。在此之后发挥图片这一工具的作用给学生展示水下鱼,让其自主标注在水上抓鱼的位置。这样的课程设计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意识,使其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并进行论证,让其快速掌握利用折射定律中的“折射角大与于入射角”的道理。课堂的最后,我再次利用动画工具动态演示水面叉鱼的场景,生动形象地作证了“折射角大与于入射角”这一定理。可见,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物理思维逐步得到发展,震撼了学生心灵,使其在学习中可以深刻体会物理知识的奥秘,从而意识到应用科学思维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情况
通过科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物理在内容上和小学自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知识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门新开的学科,特别是初中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等内容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初中教师要吃透新课改的要求,认识到初中物理的定位是启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公式与学生日常接触的实际现象结合起来,创设科学专业的情景,利用PPT、自制教具等多种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其中,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充分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学生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这也有效地阻止了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
在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化的知识应用和实践.教师可以在学完一些特定内容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多观察,这会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学生也可以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化解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强化,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实施方法,不仅可以打造高质量的物理课堂,还能够从多方面锻炼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教师在初中阶段教授物理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物理知识的教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有助于对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在教授初中物理期间,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同时在课程教学中要适当地引进科学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并且要做好物理实验工作,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悟,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强.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2, 000(006):164-166.
[2] 王京玉. 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6, 574(29):137.
[3] 李华.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2, 28(00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