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缓解家庭教育焦虑,顺应本次教育变革,这对我们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更是带来了极大地危机,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这需要引起我们每个英语老师的思考。
一、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众所周知,英语口语包括“听”和“说”两个技能。其中“说”的技能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提出五个不同级别的要求,按照初中三个年级将说的技能等级目标分为三级、四级和五级(见下表一)。
表一从表一不难看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生,口语能力是核心。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学生需要做到表达简单的观点,能与他人沟通、合作,情景对话,表演短剧,还要语音语调自然、流畅,要求很高。
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学生采用的是用传统的朗读或背诵对话、课文,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初中英语难度增加,词汇、语法和阅读内容明显增多,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对口语有所减弱,口语教学模式逐渐固化,以课堂不断机械重复,而课后听写单词、背诵对话课文为主,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失去口语的兴趣。还有,由于缺乏口语氛围,学生很少会说英语,很多学生畏难情绪严重,害怕开口,就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产生哑巴英语的学习状态。为了避免这一点,部分学生请外教帮助练习口语,还有同学提到参加课外的英语口语培训班进行学习,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这就是目前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二、数据驱动对口语教学的影响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授课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教学环境了。基于数据驱动下的口语教学模式,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数据驱动的教师教学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数据化、系统化和协作化特征。数据化是指教师的教学判断和决策始终以教学过程中全景式、多模态的数据分析为基础。系统化是指教师口语教学充分与大单元教学相融合,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作化是指口语教学不仅可以实现人机协作,还可以实现人际协作。促进学生除了自主性学习之外,可以同伴互助。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数据驱动和初中的英语口语教学融合是一项十分必要的措施。信息技术带来了丰富的英语学习素材,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强大的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实时纠正学生的发音以及语音语调;人机对话模式给学生创造了学习语言的环境,提高听说能力;游戏闯关模式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口语的自信心。因此我给学生推荐了“翼课学生端”。
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丰富的资源针对学生的接收情况布置多样化的口语训练作业,数据精准分析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训练内容,提高训练效率,实现检测目标。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学生个体差异,了解其语言学习优势和能力短板,能够更清楚学生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善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带给学生更具生动性以及真实性的口语训练,为学生口语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比如戴同学和李同学通过“翼课学生端”进行操练,完成巩固单词、对话和短文口语训练。
表二学生通过观察(表二)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训练又能迅速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是极大地激励,大大激发了学生挑战自我的兴趣。学生也可以参与在{翼课学院}中连词大作战、疯狂猜单词、单词对对碰等趣味中课外学习小知识,还可在[口语家教]“同步朗读”中开展练一练,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三、“双减”背景下英语口语教学如何开展
提高质量、增加效率是推进“双减”工作落实的重要策略,牢记课堂是教与学的主战场,分层教学、分层布置课后训练任务,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课堂起始阶段先展示反馈学生口语作业完成情况,让学生高度重视每天的训练任务。信息技术让分组推进更为易操作,比如把过去统一性作业分为三类:基础性作业(夯实基础—单词跟读,单词听写;对话跟读);提升类作业(课文跟读;听力训练);拓展性作业(课外阅读、趣味配音等)。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分为相应的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小组内部的作业,做到因地制宜。
信息化给所有学习者提供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丰富的、多元化的英语优质资源,为当前的口语课堂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同时也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学生可以结对练习口语,可以一起为一段感兴趣的视频配音,还可以将成果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可以获得更多的评价,不但来自同伴、老师的评价,还可以获得陌生人的肯定激励,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
再有,还可以借助平台优势开展专项阅读训练、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本学期开展的八年级英语朗读大赛,学生在平台训练一个月之后分别在班级评选出“口语之星”,学生很积极踊跃参加,成果显著。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趣又有效。
四、 结束语
英语口语教学的本质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在不断地英语口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永远记住:技术是手段,融合是基础,创新是动力,育人是目的。我们的最终着眼点还是学生,在不增加学生和家长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持久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顺应时代的发展,这仍然是摆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面前的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赵肖霞.探究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J].中学生英语,2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