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滞后于新高考要求
新高考改革着重强调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然而,现有研究显示,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实践中未能充分适应这一变革,仍倾向于沿用传统模式,依赖个人经验和高考大纲制定教学计划。这表明,教学策略需大幅调整以匹配新目标。在此思维惯性下,生物课堂常显沉闷,仅注重知识灌输,难以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更难以激发学生的深度理解和应用能力,对其科学素养的提升作用有限。
(二)偏重理论,忽视综合素养培养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高中生生物学教育被要求转向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但现实教学中,存在过度侧重理论知识传授和教材内容的机械灌输现象,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悖,亟需教学模式的深刻反思与调整。
(三)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新高考背景下显得捉襟见肘。它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忽视了生物学的实证和探索特性。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方式难以充分揭示生命科学原理,导致高中生物学习成效不佳,难以满足新高考对教学质量的高标准。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过程承载新高考内涵
从实际教学活动的视角审视,新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核心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现新高考的精神实质,推动创新与变革,以此为出发点,在课堂上生动展现新课改及新高考的相关要素,确保学生能够围绕新高考改革后的生物题型展开练习,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类生物知识的应用技巧。高中生物教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基,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具体而深入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生物学习思维及生物逻辑推理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能力。在日常的生物课堂学习进程中,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深化自身的核心素养,进一步在课堂内渗透新高考改革的考查要点、题型变化等,以确保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成效。
例如,在实施面向新高考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新高考及“新课标”的要求,精心选取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高考典型例题,以新高考的解题思路为教学切入点,科学巧妙地将高考题型与学科知识相融合,以此培育学生的生物核心知识,并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题能力等要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新高考改革的重点所在,从而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更为直观具体地掌握解题技巧,进而深入洞悉生物知识的内涵,助力学生顺利完成生物知识的应用与实践。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
在新高考改革的浪潮中,生物学科作为选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这一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高考对生物学科素养提升的要求。因此,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成为引领学生探索生物世界的明灯。
在此背景下,生物教师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首要的是,强化自身专业水平,通过参与各类教学研讨,汲取新知识、新理念,确保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其次,追求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为生物教学提供坚实的师资支撑,助力学生深化对生物学科的理解与掌握。再者,重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通过利用新闻、网络、教育平台等多元化教育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其对生物学科的认知与热爱。
同时,我们也应积极与家长沟通,通过新闻、网络等渠道,让家长了解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及选考课程的价值,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课程选择提供良性引导,助力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最后,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上,我们应勇于创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生物学科兴趣与潜能。
(三)创新教学模式,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
1.实施个性化分层教学,提升理论讲解参与度
在新高考改革的浪潮中,教师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设计,以应对生物学科内容丰富而时间有限的挑战。教学实践中,我们观察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紧跟教师节奏,基础知识薄弱且学习能力有待提升,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对课堂学习的兴趣逐渐减退。为此,教师应积极优化教学策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通过实施个性化分层教学,将学生按学习水平进行细致分层,并依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显著进步。这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独特性,将个性化分层教学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之中,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投身于生物学习。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总结生物知识的基本规律,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综合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2.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深化理论理解,培育学习品质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教材的知识点具有较高的难度,仅依靠基础知识的介绍难以让学生深刻领悟这些基本知识点背后的深层含义,反而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困惑,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新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为学生设计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验中进行深入的探究。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自主观察、分析并总结实验过程,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探究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深入剖析知识点,深刻理解并掌握关键内容。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实现深度学习。通过客观分析实验过程,教师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
结语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力求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跨学科融合,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林.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高考.2023(15):52-54.
[2]柳继红.新高考背景下高效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家长,2023(12):110-112.
[3] 乔淑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29):18-20.
[4] 张显祖.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特色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3(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