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微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耿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耿佩,.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微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 信息通信与技术,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91.
摘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作为现代通讯、传媒的重要手段,其与各行各业的联系日渐紧密,而信息能力也成为工作、生活必备的素养之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巧设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091
基金资助: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知识相对生涩抽象却具备极强操作性的学科,学生学习这一学科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自如的运用信息技术。对于这样的学科打好基础最为重要,而小学阶段则是打基础最重要的阶段,但由于小学生生理发展状况的限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采用简洁的语言、简单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运用微课能够将原本晦涩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更容易理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极大帮助。

一、巧用微课提高学生预习质量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时间尤为宝贵,因此,教师可以把一些理论性强、不需要上机操作的知识进行前置,让学生自主预习。这样一来,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回家看课本自主预习,预习效果通常不理想。这时,教师就可以巧妙运用不同形式的微课,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预习目标。(一)制作动漫形式的预习微课

如在让学生预习“计算机的发展史”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制作一个动漫形式的微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地介绍计算机怎样从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一步步发展、演变到今天的智能手机时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而功能却越来越强大,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从而实现预期的预习目标。

(二)制作故事形式的预习微课

如在引导学生预习“无处不在的信息”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制作一个以“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获取途径”“信息的处理方法”和“信息的传播形式”为主线的有趣的故事形式的微课,把这些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这样的预习微课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饱含知识与技能且容易被学生内化吸收,充分体现“以学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全面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二、建立虚拟课堂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是生涩抽象的,具有虚拟化的特点,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就能很好的解决学生接受这类知识比较困难的问题。通过微课的形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虚拟的课堂,在这个虚拟课堂中教师可以完成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细化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如教师在讲解“利用 Word 处理文字格式”时,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了解到相关操作知识后往往不会进行课后实践练习操作。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相关操作录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并在脑海中完成对知识的巩固与练习,为学生建立这样的虚拟课堂可以使其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内容,同时实现与课堂学习的有效连接,增强教学效率。

三、结合知识类型设计微课

信息技术的知识内容从性质上可划分为三类: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陈述性知识也可以称之为概念性知识,主要指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定义、原理等内容,如信息技术的定义——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而程序性知识则指一些方法技能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这一类知识内容是最为丰富的。比如,打字教学、简单的办公软件应用等。策略性知识则是程序性知识的深化,对小学生而言暂时还接触不到。那么利用微课开展教学的主要设计对象就是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或者说概念性知识主要是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的含义,教师的努力方向也应是让学生利用有限的语言理解能力弄清楚概念、原理说的是什么。在以往的教学中陈述性知识只能通过教师反复解释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固定印象,然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阅历的增加才能逐渐领会其中含义。微课教学的出现给这种传统方式画上了“句号”,微课的重点在于微——容量小、质量精是其特点,同时微课还具备了多媒体教学的一部分特点,即可以应用丰富的光、色、声、像的组合来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并刺激、调动多个感官,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活用微课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其复习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即对实际课堂教学内容的回忆和巩固。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家长辅助完成的,即对实际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对于第一部分复习内容,通过微课的辅助作用,学生通常能够很快地独立完成。对于第二部分复习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吸引家长参与进来,对学生进行拓展教育,以便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学习“网上冲浪”一课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朗读一遍《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生感受肯定不深,很难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无法从根本上树立文明安全上网的意识。这时,教师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观看微课的形式,把家长吸引到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中来。首先,微课中要包含网络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影响方面的内容。其次,微课要生动列举一些真实的不良信息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案例,引起家长和学生对《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重视。再次,微课可以以宝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切入点,教育学生要文明上网,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不浏览不良信息,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相信党和政府发布的官方信息,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最后,微课中要包含提醒家长防止孩子沉溺虚拟时空,呵护好孩子眼睛,让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等内容。

综上所述,尽管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能极大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带来便利,但由于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目前还不是十分成熟,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际应用时注意一些问题,从微课设计角度多加思考、精心规划,根据知识类型设计最适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让信息技术教学不再是单独的“副科”,而是与语文、数学等“主科”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密蓉.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20,36(05):156-157.

[2]田江.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3):46-47.

[3]聂凯.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1):83-8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