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骨外科常见疾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患者腰椎纤维环受到损伤后导致内部的髓核突出并对神经造成压迫而引发腰部乃至腿部出现持续性疼痛,该病症多是因为患者长时间久坐、腰部用力不当或突然负重等导致腰部出现退行性改变后导致[1]。蒙医将该病归为“下肢白脉病”的范畴,认为患者机体因过度劳累、长时间处于潮湿之处而感染风寒或遭受外伤等引发三根平衡失衡,“协日乌素”与病血聚集导致“白脉”功能受损导致下肢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属于难治性慢性病[2]。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蒙药基础上加用蒙医温针灸进行治疗,探究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7/1-2020/6/30于我院经MRI、CT等影像学手段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选取76例,按是否加用蒙医温针灸分为2组(n=38)。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知晓治疗方案后能够认可治疗模式;排除标准:排除不适合使用蒙药及蒙医温针灸的患者;排除神志不清及患有影响治疗效果的重大疾病及用药禁忌症患者。观察组26岁-48岁,平均(35.85±6.12)岁,男女比为19:19;对照组23岁-51岁,平均(36.32±5.97)岁,男女比为17:21。资料存在均衡可比意义。
1.2方法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使用蒙药治疗。每日早饭完毕服用蒙药珍宝丸15粒,午饭之后服用达敖德闹日冲11粒,晚饭后扎冲11粒,每个疗程7d,连续用药4个疗程。
观察组加用蒙医温针灸治疗[3]。让患者取俯卧位并对患者次髎穴、肾俞穴、大肠俞穴、夹脊穴、环跳穴等穴位进行酒精消毒,然后用灼烧消毒过的银针采用捻转进针法进行针灸,之后将切割为10mm左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并根据患者症状点燃不同炷,每次留针30min左右,然后将针取出,每日1次,7d/疗程,连续4个疗程。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根据《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评估疗效[3]。根据患者腰痛症状缓解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级。显效代表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有效代表患者自觉症状得到极大程度缓解,日常生活受影响程度有限,但在阴雨天可出现轻微疼痛等不适症状;无效指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无变化或有所加重。
1.3.2生活质量评价[4]。治疗前后在医生指导下让患者根据个人感受认真完成MLHFQ生活质量的填写,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分析,MLHFQ评分用(x̄±s),疗效用(n,%),经t或卡方检验后,有差异是P<0.05。
2结果
2.1疗效评价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不同方案的最终治疗有效率有差异,采用蒙药联合蒙医温针灸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价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后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治疗后发现同时使用蒙医温针灸和蒙药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幅度优于单用蒙药的效果(P<0.05),见表2。
3讨论
蒙医将脊髓、脑部及周围神经称作是白脉,因而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为“白脉病”范畴。认为该病症是因各种内外因素导致患者白脉受损后造成气血不畅,在风寒、淋浴等湿冷环境刺激下发病。运用蒙药能够药效改善患者气血循环,对于疾病治疗效果较好,而加用蒙医温针灸可进一步帮助患者调节机体平衡,实现温经活络、疏通气血,二者联用效果更佳[5]。结果表明,让服用蒙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同时接受蒙医温针灸治疗能获得远高于单一用药的疗效(P<0.05);所有患者患病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低(P>0.05),通过治疗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但加用蒙医温针灸提高程度更明显(P<0.05),验证了蒙医温针灸联合蒙药的治疗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蒙药和蒙医温针灸能取得更高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生活品质有显著性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03):83-76.
[2] 才旦卓玛.蒙医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健康之友,2019,008(011):36,35.
[3] 包宝花.温针结合口服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024(004):7-8.
[4] 才旦卓玛.蒙医针刺及艾灸疗法结合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J].健康之路,2018,002(3):228-229.
[5] 马哈斯额尔敦.蒙医温针配合内服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02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