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吴婉珊 李建华 覃文华 莫皓霖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婉珊 李建华 覃文华 莫皓霖,. 食品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7039.
摘要: 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食品标准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具,在食品产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确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食品标准化有助于生产者、销售商、监管机构统一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降低潜在的食品相关风险。因此,本文针对食品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展开详细分析,探讨其在不同方面的关键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食品标准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39
基金资助:

食品标准化是指制定、实施和遵守适用于食品生产、处理、运输和销售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性和合规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和战略,旨在确保食品生产、处理、运输和销售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符合法规、标准和消费者期望。研究食品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途径,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提高消费者信任,促进国际贸易,增强食品产业的竞争力,保护公共健康,推动可持续发展,降低法律风险,提高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度,对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制定和遵守食品质量标准

食品标准的制定需要通过技术专家和科学研究,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这些标准不仅涵盖了食品成分和质量特性,还包括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要求,比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化验技术,对食品中的成分进行详细分析和检测,这些技术能够确定食品中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成分,确保它们符合标准;借助传感技术,传感器和检测仪器,及时发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潜在的问题,确保食品安全;制定质量控制程序,包括严格的操作规程、检验程序和记录保留,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符合标准,减少人为误差和提高产品一致性[1]。遵守食品标准需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确保生产的食品产品符合标准,比如,基于卫生标准,制定卫生实践,包括员工培训、设备清洁和卫生程序,防止微生物污染,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确保食品质量符合标准,使用温度监测仪器,监测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满足熟化或杀菌达到要求。食品质量标准一般体现在: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已发布多项关于“预制菜”的相关标准。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保障,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预制菜标准,有助于引领预制菜产业步入安全、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建立的各地方和团体标准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不具有强制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特别是要尽快出台强制性标准,对生产、加工、运输、使用等环节形成更有力的规制,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也是预制菜行业发展是否能够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二、卫生和安全实践

生产和食品处理设施应该遵循卫生规定,定期清洁和消毒设备、设施和仓库,通过应用清洁和消毒技术,如高温高压清洗系统、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剂等,减少污染的风险,如食品生产线通常使用CIP(清洗内部管道)系统,通过循环和喷洒高温清洗液,确保设备内部的高度卫生[2]。现代技术监测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pH值和微生物污染情况,使实时监测成为可能,如使用传感器网络监测食品储存条件,如果监测数据表明某一参数超出了安全范围,系统可以立即发出警报,生产商和经销商可以采取措施来纠正问题;食品仓库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测冷藏食品的温度,确保它们在安全范围内。食品生产商应定期接受卫生和安全检查,他们遵守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这些检查通常由监管机构或第三方认证机构执行,如我国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食品生产设施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定期检查方案,确保它们符合食品安全法规。

三、食品安全检测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分析技术包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质谱(MS)等仪器,旨在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和毒素,这些仪器能够高度精确地分析食品样品,并检测到微量的有害物质,如通过HPLC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确保其符合法定限量[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霉菌,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快速和准确的结果,帮助生产者识别潜在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如食品中含有大肠杆菌时,通过PCR技术可以迅速检测并发出警报,防止有害食品进入市场。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生物分子的设备,如抗体或酶,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病原体、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如免疫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类似于花生蛋白质的过敏原,确保食品不会引发过敏反应[4]。实验室检测通常包括取样和送检,食品样品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或生物学分析;野外检测则是在生产现场或分销环节中进行的即时检测,确保食品安全,如食品生产商可以使用便携式测试仪器,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无需将样品送往实验室;食品生产企业可采取2022年12月30日实施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大大节省检测菌落总数需要的时间。

四、供应链管理

生产商需要选择可信赖的供应商,并确保其提供的原材料符合食品质量标准,包括对供应商的评估和审核,使其质量管理体系、卫生标准和质量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如食品生产商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数据,验证其符合标准。食品必须以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存储和运输,防止微生物生长和食品质量下降,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控制设备可用于监测和维护这些条件,利用实时监测功能,确保食品在供应链中的每个阶段都得到适当的处理和保存[5]。供应链的追溯功能允许生产商追踪产品的来源和去向,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采取措施,其中条形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区块链是用于实现供应链追溯性的主要工具,这些技术可以追踪产品的运输路线、生产批次、原材料来源等信息,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如果某批产品被检测出问题,供应链的追溯功能可以帮助生产商快速召回有问题的产品,减少风险。

五、食品包装和标签标准

任何不准确的标签都可能导致消费者的误导,或者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生产商必须确保产品标签上提供的信息是准确的,包括配料表、营养成分表、过敏原声明和质量标准,使用精确的包装设备,如自动标签机和自动包装机器,保证每个产品的标签都是准确无误的,标签上应包括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信息和生产地点等信息,严格格执行国家标准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追溯产品的来源,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使问题可以得以及时解决,降低食品召回的风险[6]。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法规和标准,确保包装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到食品中,也不会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具体应用方式包括使用食品级塑料、金属、纸张和其他包装材料,使其不会对食品产品造成污染。

结束语:

食品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挑战。食品标准化不仅能够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还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为食品产业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未来,相关人士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标准,应对不断变化的食品产业和消费者需求,通过深入研究和跨领域的合作,更好的利用食品标准化潜力,创造更安全、更健康、可持续的食品供应链,全面维护公共健康和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娜,李莎莎,张颖.试析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意义[J].中国标准化,2023(10):313-317.

[2]姜崇斌.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标准化,2021(4):67-69.

[3]李夫庆,吕静,王秀峰.食品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相关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2(2):4-6.

[4]于满清.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意义[J].中国食品工业,2022(3):125-128.

[5]陈宛佳.基于食品标准化探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提升对策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1(15):25-27.

[6]范婷婷.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J].食品安全导刊,2021(20):29-3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