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能够全面串联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大大增强学习情境的真实性,让学生自发地沉浸到学习中,培养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物理课程标准中明文规定:建构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开放教学空间,驱动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要想实现这一教学要求,教师就要切实地建构生活化的物理课堂。生活化的物理课堂的建构,离不开丰富的生活资源,也少不了多样的生活活动。因此,笔者以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活动为切入点,应用多样策略建构生活化的物理课堂,提升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对学习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教学中,许多物理老师往往只看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全身心倾注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中,却忽视了将物理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初中物理老师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充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生活中的现实情况作为铺垫,将物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运用。
老师首先要确定,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其次要将物理概念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高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反之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意识。如在学习“简单机械”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运用杠杆的实例。通过实例与杠杆原理的对比,激发他们对物理的求知欲。物理来源于生活,如果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物理这门课程也就失去了本身学习的意义。
二、初中物理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挖掘生活资源,夯实建构生活化物理课堂的基础
丰富的生活资源,是教师建构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基础。生活是物理的来源,不乏物理现象。为了建构生活化的物理课堂,笔者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挖掘丰富的生活资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已有知识储备的支持。所以,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回归生活,围绕新知内容,探寻多样的生活化物理现象。以“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为例,汽化和液化是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看到的生活现象。在实施教学之前,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探寻、总结生活中常见的汽化、液化现象。在自主性的发挥下,学生搜集到了多种多样的汽化、液化现象,如湿衣服晒干、冬天眼镜上有雾气等。通过搜集这些生活资源,学生的物理学习内容不仅可以变得丰富起来,他们还可以初步感知到物理与生活的关系,为在生活中探究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找寻教材中有关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现代教材增加了很多具有生活化的内容,还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这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来进行学习。新课改规定,初中物理老师在日常授课中要革故鼎新,侧重生活化资源和课本知识的结合。这就要求物理老师要全面剖析书本内容,结合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拓宽学生的见识。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相关知识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进行分类总结,或者让学生在课后设计模拟物态变化的实验,将物理学与生活相结合,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高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
3.操作物理实验,理解所学
实验,是学生在物理课堂上需要获取的物理知识,也是学生探究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方式。在物理课堂上,教师演示实验,或引导学生操作实验,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以“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根据教材中展现的实验要求,直接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的时候,笔者将事前准备好的鸡蛋,放到盐水中;接着,往盐水中慢慢地倒入清水,继续向盐水中倒入清水;向盐水中加盐……在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思考通过不同的操作,鸡蛋处于什么状态?鸡蛋在液体中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边观看、边思考,借助实验现象,建构对浮力的初步认知。在学生们观察了实验现象之后,笔者继续提问:在实验过程中鸡蛋的浮力是否发生了变化呢?物体的沉浮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受到问题的驱动,学生继续深入物理实验,对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现象进行深入探究,总结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思想上为学生创造
4.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物理老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在师生间建立更全面、更友好的关系,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初中物理老师要积极创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改变只在课堂上才能学习物理知识的教学意识,还要改变自身高高在上与学生距离感很强的教师形象,让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生活化,让学生的学习轻松化。学生只有在更加平和、更加友好的师生关系下,才能在课堂上积极投入学习。
三、结语
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在组织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握二者的关系,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活动,建构出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它能够充分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生动化、趣味化。为此,老师要全面探寻生活化教学相关模式,为推动物理教学做出积极的努力。使学生在生活内容的辅助下获取有价值的物理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提高物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小春.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12).
[2]彭雅琴.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3]邵玉璇.源头活水,渠清如许: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探析[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