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以部编版《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为例
​孙影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影,.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以部编版《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为例[J]. 历史研究进展,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0.
摘要: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台,,将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学策略发展的趋势。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五大学科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了潮流。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导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使其学会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在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认知观念。文章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浅要探究《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君主立宪制
DOI:10.12721/ccn.2021.157010
基金资助: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导下,教学承载着历史思维培养、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使命。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教学,是带领学生探究历史的重要阶段,以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探究与分析,更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一、培养历史认知能力

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详细讲解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教师应采用“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教学理念,在深挖教材内容的同时,紧密联系前因后果,为学生提供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从而为后续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经过通读之后虽然能够对教材中所记述的事件有所了解,但对于该事件发生时的历史背景却是知之甚少。本课提到了1215年《大宪章》的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此后为保障教俗贵族的特权和《大宪章》的执行,又于13世纪末确立了议会制度,规定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言行与这些法律和政治传统不符,英国议会力图捍卫传统,最终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法律中的地位,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学生结合所学,通过讨论,可以得出权力的来源由“神授”变为“民授”;权力的大小由“大”变为“小”。教师还要在适时的点明和突出,革命后的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法律的制约,学生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概括出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主权、王权有限、法律至上。有了以上内容作为铺垫,学生自然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变法求存的紧迫情形,教师便可在学生有所感悟时,鼓励其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历史认知能力。

二、引导学生重视分析史料

历史资料,书面历史资料,口述历史资料等,是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可帮助人们理解和认识过去的历史。要想研究历史,我们离不开史料,史料之于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有意识地注重史料教学,即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研究史料,从史料中学习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规律、获得历史感悟。

例如:在复习《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这一节知识时,我们教师便可以借助如下两则历史史料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及君主立宪制两者的区别:

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朕必躬自断制。”——清·康熙帝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1689年《权利法案》

通过对比与分析这两则史料,学生们很容易就能得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及君主立宪制两者的区别。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君主立宪制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不再是依靠死记硬背,而是建立在对所分析史料的基础之上得出的深刻理解。

师:纵观英国革命的背景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你认为一个国家在选择发展道路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要符合国情(要根植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如此一来,以史料促进学生有效复习、有效备考的价值得以充分凸显。

三、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最主要的就是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以学生学习为核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逐渐产生兴趣,然后是对学生学习热情的增强,教师对学生提出教学问题,学生可以自主分析,也可以小组探究分析,都是突出学生教学主体。教师需要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知识学习并不难,去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与联系,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运用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帮助教师人员降低教学难度,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重点是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全面地掌握。

例如以“英国君主立宪制为什么是理想选择?”为主题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学习资料(英国政治权利框架),完成填空,并与同伴分享。围绕主题“君主立宪制——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理想选择”展开探究。为何君主立宪制是英国理想的选择?为何不是共和制?问题矛盾关键点出现了,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参与进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资源和方法提供支持:资源与目标匹配,方法贯穿学科方法和素养要求。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君主立宪制更适合英国,认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发展历程,在深刻理解英国政治制度内容和发展历程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评价英国的政治制度。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学生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欲望,便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然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加深处理,逐渐拓展基础内容,以此去提升初中生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是“立德树人”理念要求下每位历史教师的必修课。只有扎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历史知识的意义所在,进而实现初中历史科目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文朋.谈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史料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59-160.

[2]戴露.浅谈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04):36-3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