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口述为主,导致历史课堂缺乏激情,学生不易集中注意力听讲,不利于历史知识记忆的加深。加之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存在偏差,任务学习历史只是增加记忆负担,对个人能力提升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为此,教师可凭借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将知识点整合为十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
1.结合学生特点录制微课,实现个性化教学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别,看待历史问题的角度及知识接受程度也有所差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历史人物、历史问题评价的内容,这对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探索这部分内容,学生面对形象的微课内容,会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评价产生浓厚兴趣,也会更加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上。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隋朝,让学生可以体会到隋朝文明,教师可以以“大运河”为主题录制微课,在微课中教师首先将隋朝时代的疆域图展现出来,让学生在隋朝疆域图中找出隋朝的政治中心长安,然后介绍隋朝的情况,其政治中心在北方,但是粮食供给却是在南方,粮食运输走陆路距离很远,同时成本也很大,运输效率低,而走水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接着引出大运河,让学生意识到隋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其中央统治,这样学生就会对大运河知识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古人对于大运河评价的诗句引入微课中,让学生结合诗句来分析大运河的正面影响及负面影响,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探索这部分知识。
2.利用微课创设情境,营造历史氛围
初中生因其年龄特征,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学习目的指向性不明确。由此,他们的学习动力更多的来自于兴趣。然而,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往往是遵循科学、简洁、规范的原则,罗列出相应的历史要素,在叙述上条理有余而趣味不足。学生很难通过教材去了解历史的细节,去体会一个个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的故事情节。引入微课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史料、图片和影音故事资料,打造形象可视的历史情境,让历史变得丰满立体,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改变传统历史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此外,直观具体的微课教学还能够营造出更好的历史氛围,带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触动他们的心灵,从而达成历史教育的情感目标。例如,在讲授“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笔者就制作了相关微课视频,将长征过程的艰险、沿途经历的事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融合在一起,使长征精神以影音的方式直观体现。学生能够通过微课更好地进入历史情境中,不仅掌握了本课的相关知识点,还激发了他们爱国情怀,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微课,扩充课堂知识资源
历史是一门非常丰厚的学科,其中的知识内容深远且多样,初中历史教材中所选用的材料是经过精编而成的,对很多细节未能进行全面叙述,每一单元知识都还具有许多可延伸可挖掘的部分。要想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增强其综合素养,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微课,为学生们做好进行历史资源扩充,促使学生们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比如,学习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这一课时,课堂导入活动期间,教师可通过微视频,让学生们观看甲午战争时清政府先进的武器设备或与甲午海战相关的影视资料,更好感受洋务运动给当时清政府带来军事上变革的震撼。在学习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时,教师可提问学生:洋务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呢? 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接着,通过微课,为学生们引入两则资料: 资料1是恭亲王奕?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向皇帝递交的奏折文字,资料2是李鸿章的文集重点强调西方武器的厉害。然后引导学生们结合教材内容和文字资料,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如此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从历史资料中搜集、整理有益信息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认知,促使其通过自主梳理,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4.通过微课分析历史问题,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针对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微课中必须要包含该节课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也要找到微课设计和制作的重点,通过微课辅助历史问题进行分析,正是由于历史课教学活动的不断推进,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发现能力也正在不断提升,这便能够很好地构建出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例如针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首先历史教师需要明确讲解目标,根据目标的出发点形成明确的教学计划,找出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要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到该时期背景下社会性质正发生着本质上的改变,同时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作为讲解的切入点。在充分明确了教学的侧重点后,再以此为背景制作和设计微课视频,将条约的内容通过微课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对条约对于当时我国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微课的优势和价值,能够给初中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和环境,当学生认真观看完微课后,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知识结构也逐渐形成,这便于学生能够尽快掌握历史事件,同时通过自己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不断提升学生在历史问题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结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微课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有利于打破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和课外拓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微课以其声形俱全、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深化认识、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郭韡.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