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分析
闫元元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闫元元,.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分析[J]. 信息通信与技术,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7121.
摘要:
尽管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几十年的开展历史,然而教学效果却一直都是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意义的明确了解和认知,不管是教学、学校,还是家长,都不想把大量时间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面。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对于当前的互联网社会有着更加良好的适应性,同时还可以推动实现现代化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能够使学生信息化思维得到构建。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方法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121
基金资助:

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让人们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对小学生来说,自身成长发展需要他们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特别是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状态而言,信息化发展换代的速度逐渐加快。对于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他们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并且,在信息化发展下,一系列学习方式不断出现,而这些新型的教学手段的产生基本上都是依靠信息技术。所以,小学课堂要想进行现代化教学,就一定要对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给予重视,这是重要前提。除此之外,提高信息素养还需要小学生尽可能建立起信息化思维模式。

2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第一,教材的内容过于落后,使得人才培养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学内容无法第一时间完成更新。而且从整体情况而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形成健全的理论体系,同样无法契合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要求。第二,传统落后的教学手段无法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尽管已经分解教学目标、完成由浅至深的教学,也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学生的实践太过机械化,没有信息化思维,从而使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灵魂,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无法培养出创新性思维,最终导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直线下滑。第三,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课堂中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然而并没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仅仅凭借考试是反映不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的,同时在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评价方面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这样无法真正调动起教师的热情。

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方法策略

3.1建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在小学阶段设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我国教育的重大改革,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和信息时代发展相适应。要想有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首先,建立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可以了解信息技术,从而调动起自身对信息技术的热情和主动性。小学生天性活泼,爱贪玩,所以要把学生在游戏上的注意力和热情逐渐转移到学习信息技术上。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创建各种各样生活的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继而教师带学生使用网络搜索,能够以网页以及视频方式来解决

学生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使学生充分明确信息技术带来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使用这种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欲望。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建立信息意识,推动学生培养、提高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3.2创新教学模式,激活课堂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通常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当成重点。信息技能指的是学生处理信息的水平能力,比如信息获取、处理、表达以及评价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是信息素养基础要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搜索信息,从各种各样的信息里面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选择与之相符合的内容,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总的来说,学生只有掌握信息技能,才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把学生变成课堂主体,然后教师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自由探索。

3.3加强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在网络上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健康、学生禁止观看的内容,所以必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道德素养,使学生在眼花缭乱的网络信息里面可以自主做出判断以及选择,主动过滤不健康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使用真人真事来作为反面案例,讲解违反信息道德所带来的后果,不断对学生加强警示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起网络使用的正确思想。在信息素养中,信息道德是极为关键的重要内容,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网络中规范自己言行,做有道德、有修养的网络用户。同时要在网络中抵制违反道德的情况,让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优势学习。在现阶段游戏十分普及的社会背景下,要加强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禁止过度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不断增强学生信息素养,使其可以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培养自身综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自身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能够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拥有全面、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网络中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使学习变得轻松,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在教学的时候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有效指导、和人文精神相结合,加强技能方面的拓展,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下得到知识的乐趣,让学生可以获益一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一步增强自身专业水平以及技能素养,保证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带来高质量教学,加强学生学习质量,推动学生变成新时代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朝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6):157.

[2]黄海琦.浅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65.

[3]姚秋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特殊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8):270.

[4]麦洁明.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的分析[J].电脑迷,2018(07):57.

[5]陈丽莉.从细节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2):31-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