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门必修课,初中物理教材符合新课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应熟悉各学科教材内容和课程安排,听全校性各学科交叉公开课,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进行物理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在学校里,学生要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便在进入这个社会以后能够承担起各种的压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质疑能力、探究精神、协作精神、集体意识、抗压压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跨学科的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与语文、历史等人文科目是有区别的,是一种有规律的探究课程,学生看到的是现象,是问题。教师若简单地把总结说出来,会让同学们无法完全地了解问题,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物理放弃了传统的死板式的教法,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比如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学生分组探讨问题等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信。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在初中物理课上是属于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光凭老师的解释根本无法让人明白其中的含义。而如果学生亲自到实验室里做实验,在自己的研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则会加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物理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从“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从“给出知识”转变为“引起活动”;从“完成教学任务”到“促进学生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技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初中物理学里,所有的理论都是由前人反复实验,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才得出的结论。伽利略在进行无数次试验后,终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以证实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物体本身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则下落得越慢。在此期间,他面临了无数的疑问和无数的挫折。他的这种心态,就是初中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一种要求,学会勇于挑战直面失败。这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为将来步入社会,应对社会上各类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跨学科的实践活动策略
(一)数学与物理联系紧密
随着教育改革实施,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不断加强,作为对理解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物理学科,平时教学中及时灵活地渗透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基本应用初中物理引人概念,得出公式,利用公式分析计算,都在数学基础上进行。例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电功率概念等。实验中记录数据,用数学作图、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规律或测量结果,如欧姆定律,测密度、伏安法测电阻等实验。用数学推导变形公式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等,比热容公式和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公式推导要用到数学方程和比例,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式推导用到数学分式的通分。
(二)语文中蕴含物理知识
物理中有字词的辨析,如熔化而不是溶化或融化,俗语、成语、谚语及歇后语中蕴含物理知识,如:“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人心齐,泰山移”是同一线上方向相同的合力,“戴眼镜喝茶越喝越朦胧”是液化现象,物理和语文的组合表达了自然科学的本来含义。学习物理首先要具备理解能力,没有正确理解含义,直接影响物理学习,如:阿基米德原理中的“浸入液体中”“浸入”是指部分浸人和浸没,牛顿第一定律中的“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外力”是指受到平衡力,合力为零。只有学生理解语言的含义,才能正确理解物理意义。文字简答题的理解简答题要求学生具有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火星车的车轮宽且有许多凸棱”是指受力面积大,“凸棱”是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三)物理学史引入课堂教学中
科学家们的故事,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例如:古希腊阿基米德从澡盆的水溢出得到启发,产生灵感,测出王冠体积,鉴别王冠是否纯金的故事能激发学生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结合古今中外历史故事进行教学,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让学生了解坚持科学真理的伟大精神。我国的神舟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与回收,超导技术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核磁共振大量用在医学诊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决心。我国“四大发明”著称世界,指南针在航海、探险、军事方面都有实用价值,学生不仅了解人类文明史,还知道物理学上的重大突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电磁学热情。
(四)化学可以和物理有机结合
物理与化学有着交叉研究领域、相同的研究方法、共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家。如物理学中的分子结构,摩擦起电得失电子,化学中有分子,原子和得失电子的正负离子,物理中的化学效应是在化学中的置换反应中产生,物理学中测密度用到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化学中用天平称药品的质量,在实验中二者有许多相同的实验仪器。做“气体分子的扩散运动”的实验,需要通过化学的实验手段从空气中提取氮气,有人把物理和化学称作“兄弟科”。把握物理、化学教材的教学进度,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过程中,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各学科融合在一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具备各学科联系与渗透的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滲透与融合,培养学生迁移跨学科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揭示各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建立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宏芳.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对新课改理论教育教学的解读[J].文理导航,2020(20):49-51.
[2] 郑世庆.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新课改下的教学质量[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3):68-69.
[3] 魏法达.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学科渗透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9):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