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学法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应用在各学科领域教学过程当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采取生活化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物理,在学习和探索中具备探知欲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在实践和观察的基础上理解物理知识。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理念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未能有效落实
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主要指的是在物理理论教学基础之上,将实际生活作为引导主线,将生活案例、生活现象以及生活规律等众多元素灵活地应用到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在有效结合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生活实践,从而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但是,从现实初中物理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一味地沿用传统的理论知识讲解以及灌输性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没能与生活化的教学案例以及物理现象进行有效的融合,造成初中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离现象,此种落后的物理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满足新课标要求,还严重阻碍了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学生不能准确灵活应用课堂所讲的物理方法
一直以来,老师和学生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加快速地提高考试成绩,老师会把固定的解题方法传授给学生,直接用该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短时间内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会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当在现实生活当中遇到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不会做到举一反三,最终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如果学生想要准确且灵活地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内容,首先要对知识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对于刚开始接触物理知识的初中生来说,一些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较难理解,这时就需要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并让学生能够逐渐喜欢上物理这门课程,在生活当中积极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逐渐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习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有效拓展。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逐步加快,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亟须技术型与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初中阶段作为人才培养与教育的关键阶段,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初中物理作为综合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必学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教授学生相应的物理理论知识,还应当重视对其综合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内化吸收,并有效地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以及实际应用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用生活题目,纠正解题态度
知识最终要回归生活,所以学习知识不是学,而是用。学习物理就是学习观察、思维、应用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应用题是一大教学难点。物理应用题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物理知识,还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物理应用题是很好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渠道,但复杂多样的物理计算公式、教师的题海战术、理论与生活脱节、学生对学习物理有排斥心理、解题态度不端正都是造成物理应用题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传统题海战术,将生活融入习题中,创编生活习题,从而体现“知识回归生活”这一道理。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仔细留意学生的日常生活,将点滴生活渗透进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物理排斥心理,纠正学生解题态度。
(三)开展课外活动强化物理认知
若想有效学好物理知识,应明确的是必须对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但是,课堂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鉴于物理与生活关系密切,需要对学生开展生活化的物理课外教学活动,以此扩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确保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能够得以延伸,强化学生认知物理知识,并对生活内容与物理知识的必然性进行思考。
(四)布置与生活有联系的家庭作业
老师在课下布置与生活有联系的家庭作业,可以让生活化教学方式深入落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课本上的物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传统的家庭作业不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点,只有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才能够让学生将物理知识点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布置一些操作起来简单易上手的物理实践作业,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老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物理实践的过程。
(五)强化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促使教师不断地改进与革新各种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之上,也加强了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在为学生设计课后实践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营造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物理实践情境,习题材料选取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融入生活元素。为了达到这种实践作业设计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开放性的课后实践学习任务,来实现生活化实践作业的布置。从而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
总结:总而言之,采取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推动物理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炜。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04):38-40。
[2]朱燕。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04):93-95。
[3]张文有。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0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