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优化方法
韩雪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韩雪敏,.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优化方法[J]. 物理进展,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224.
摘要: “双减”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帮助学生从物理的角度看待世界。教师需要积极地进行实验环节的展开,引导学生亲手实验,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实验条件。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设计分层作业也要推动作业批改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科作业在巩固学科知识方面的效果。因此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优化方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优化
DOI:10.12721/ccn.2023.157224
基金资助:

在展开物理课堂时,教师有必要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方面,因此,教师便需要为学生拓宽学习内容,积极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真实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下来进行知识的掌握。

一、构建开放式课堂

传统的“以教师为本”的封闭性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掘学生潜能,也无法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而开放式教学的提出,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更和谐高效的新模式。在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时,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调查、了解并倾听学生的心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与学生共情,为课堂教学“导流”。因此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抓住学生本体,凸显其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人格的全面培养和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培养目标,实现育人和传授知识的效益最大化。开放式教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创新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利用开放式教学的创新性,发掘学生潜能。如教师可以结合物理知识点的教学,引导学生制作潜水艇模型,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式完成潜水艇模型制作,把关注点从“怎样教”转变到“引导学生如何学”上。

二、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中学习,并防止学生过多的机械学习。利用生活中具体的事实、案例和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以及物理思维的形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直接体验科学知识。比如,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新闻、与生活相关的图片、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文字,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相较于视觉,听觉要灵敏得多,在讲解声现象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声现象的奥妙。在讲解分子运动时,可以用香水让学生快速感受看不见的分子运动这一过程。在讲解看不见的电流时,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电流流过的感觉。当然,体验的一定是安全的没有伤害的电流。此外利用即时的科技素材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勇于探索,进而形成自豪感和责任感。时代性生活素材并不意味着必须是创新的素材,而那些与生活相脱轨的素材则要减少或摒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快速地接收大量信息,因此教师要筛选有科学价值的信息展示给学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于复杂的素材会让其与科学产生距离感,因此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需求的素材,并且适当降低参与门槛,让学生通过素材就可以有思路、可以独自探究,得出结论。生活化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大部分在学校,因此应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比如,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中关于秒表的使用这一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在校内拿着秒表去实际测量,秒表的读数问题便很容易得到解决。

三、优化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是初中教学体系当中重要的一环,而实验教学则是物理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引领学生步入物理殿堂,触发学生深度思维的重要渠道。教学实践表明,在物理教学中,借助实验,挖掘实验资源的优势,激起学生深层思维,可以建构高品质物理课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实验的自由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自主权,学生才会更加积极投入到实验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去发现、去巩固认知,这样能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物理原理。物理知识虽然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是许多原理与概念的表述都十分抽象,导致学生很难理解,这也是许多学生认为物理是最难学科的主要原因。对于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教师如果只是单纯讲解,学生很难走进深奥的物理世界,难免导致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知所云。而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则能够创设情境,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让近距离接触物理过程,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以物理知识的教学也不能局限于课堂,而是要与生活融合,揭开物理神秘的面纱,赋予物理生活的色彩,才能让学生理解更为深刻。为此教师应当利用课外的时间以及生活常见的素材去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乐趣,同时达成延伸课堂的目标,确保课下碎片时间得到合理利用。

四、设计分层作业

中学教育本质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科作业。分层作业设计模式就可以较好地体现这些思想,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巩固学科知识,切实提高学科教学的最终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在布置分层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层次差异。这是因为分层作业本身就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做好学生分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学科作业。因此,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之前,应该对每一位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分组作业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引入积分作业模式,平衡不同学生面临的作业压力。积分作业模式主要是指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题库,包含了不同难度的作业题目,并且根据具体难度设计题目的分值。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题目,最终完成固定分值的作业即可。通过这种作业模式,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在学科作业中的自主性,使得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成作业分层,提高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认知水平,后续也可以进行专项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力营造平等互动、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保护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选择和合理应用,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生活化的素材积累和运用过程考验着教师的素材利用与设计能力,有趣的生活化素材不仅可以避免物理的枯燥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教学是加深自身知识理解的有效方式,也是一种探索过程,能够缓解自身的学习压力,同时加快自身的知识理解。在具体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对学生的深入调研与分析,在充分尊重学生层次差异的基础上合理进行作业分层。

参考文献:

[1] 唐海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2):176-178.

[2] 徐艺鸣.基于“双减”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3):66-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