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育部门及社会大众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适当调整并完善教学模式,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所思所想,以此才能使得后期教学过程中能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一、合理利用新课程导入活跃历史课堂
教学导入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任何学科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都可以通过可持续性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探讨新知识内容,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导入形式,这关乎整个历史课程的成败。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依旧对讲故事的教学形式有着强烈的兴趣。而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运用故事导入法或设置问题进行导入,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一)故事导入法的有效运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育十分关键。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并未成熟,故事对学生着强大的吸引力。历史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故事与历史教学内容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进行教学内容导入的目的。这种方式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通过故事导入法,可以让学生更快速地融入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有效运用问题导入法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使用问题导入法,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虽然学生已经进入了初中阶段,但他们的好奇心依旧较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一特征,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探索,便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学习。例如,学生在学习“古代科技文化”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大家是否了解有哪一颗行星,是以我国的学者进行命名的?他为什么会获得职业资格呢?”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新课程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二、设置教学悬念,调动学生学习好奇心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在历史学科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并渗透之后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这种将前后知识进行相互联系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在激发学生对之后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产生兴趣的同时,也为之后的历史教学奠定基础。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营造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只有师生之间做到相互信赖,才能够有效构建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为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影响下,要构建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并且创设出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其次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要做到尊重、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爱心,就无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而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自身威严的树立,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使得师生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因此,在当前的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直接批评学生,而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以鼓励学生为主,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四、有效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最终教学目的不只是传递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积极探讨的过程中发现历史学科学习的乐趣。初中历史知识中包含了不同的时期,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时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若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那么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也将会变得更加集中,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升。
五、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学科教学当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之一。根据教学现状,学生只有处于良好的教学氛围当中,才能够积极地学习。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在历史课堂中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积极地学习历史,体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依据教材内容,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视频、声音等资料应用于教学当中,丰富教学情境。只有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好奇心。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历史资料、视频进行剪辑做成短片,并配以相应的解说,将历史短篇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教师可以将电影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在学生观看电影之前,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以此提高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能够更好地刺激生感官系统,突破传统历史教学的限制,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历史知识。
六、巧用语言表达,增加课堂趣味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本身就是将原本的事物的变化动态等讲解给学生,这些事物本身就无法被改变的,若单纯只是照本宣读的方式,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教师可以巧用语言表达,让原本生硬的文字变得具有趣味性,并采用分层次讲解的方式,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将历史知识适当渗透在各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与掌握。
综上所述,若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驱动力,从而才能提升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欧阳国亮.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探析:以《经济体制改革》一课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9(1):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