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数字信息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改善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方式。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要求高中历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1、促进高中生转变学习方式,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育模式较为单一,给人以庄重、压抑、严肃的感觉,难以使学生融人其中,历史知识本身就与学生相差较远,难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无法理解历史中的内容,加之学习内容仅仅是课本加老师阐述。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历史教育相结合的课堂,却能够有效地规避这一缺点,降低学生的陌生度,减少学生对课本的依赖度。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搜集大量的视频来进行辅助教学,替代教师的单纯讲解,减少学生的陌生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等教学手段能够避免课程过于枯燥,提升课堂效率。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还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为师生平等沟通提供的桥梁,讨论式和合作式成为历史学习的主要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维。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体现我国教育公平的要求。
2、更利于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提升课堂效果
在进行高中历史文化教学中,知识点过于零碎,并且各个历史事件相互交织在一起,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复杂,需较强的历史文化积累,作为高中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学习就显得尤为吃力,并且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历史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对相关的历史背景以及文献进行整理,只有理清思路,学生学习起来才能够更加清晰,更加快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因此,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前准备,习各信息技术科学地运用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来,是由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仅能够帮助教师进行课程梳理,并且还能够以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现各个历史知识点,教师对学生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所学知识点梳理清晰,降低学生学习难度,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文字、文献的理解度较低,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等多个形式与文章内容相结合,使其在脑海中形成准确无误的历史知识点、完整的知识构架。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1、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由于高中生对外界事物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去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后,自然会自主走进高中历史的海洋中,去探索历史长河中发生的种种事件。教学内容是否生动形象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应该加人趣味性的教学兀素。
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方向,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广泛地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可以让历史情节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直观地对知识点进行一定的理解与掌握。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学生主观学习意识明显增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
2、提高知识记忆
由于高中历史知识点内容较为丰富,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刚刚可以背诵下来的知识点,在学习下一章内容后,就对上一章的知识点记忆模糊了。教师针对这种现状,要适当地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通过播放视频、动画、音乐等方式,可以让观看的学生在感官上受到一定的刺激。学生可以直观地获取知识信息来源,并通过短视频的讲解,加深对历史情节的理解。
例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两次工业革命的短片,通过观看视频中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以及整个过程。学生在脑海中可以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掌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果。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为: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为: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此过程不仅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地促进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一种生动有趣的图像的形式,充分的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关于历史学习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引导学生通过信息化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鸦片战争》这篇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信息课件的方式,然后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历史问题,使得学生能够与其他的同学展开激烈的讨论,共同的研究和分析,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一也使得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积极的进行合作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进而结合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充分的带动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进一步的引发学生对于课本知识进行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高中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总之,将信息化教学引用到高中历史课堂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信息,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和分析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芳仪.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高三微主题复习“科技创新”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2):65-66.
[2]李丽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