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职业学校生源学习基础不一,即使是同班同学的学习能力,思想水平,个人未来目标等情况也参差不齐。英语公共课采用了“分层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潜能以及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把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分组成员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模式。分层教学并不影响原有的行政班划分,只是在上英语公共课时,学生按分组去不同班级上课,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降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绩优生想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又能达到教学目的,最终有助于所有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二、分层教学作用
1.激发上进心
分层教学把学生分组,教师对C组的同学激励得当,则可以激起学生上进心,青少年身上具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按照学生个人能力来进行英语公共课教学,对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明显,增强其自信心,同时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还可以提升,从而带动他们对所有学科学习的兴趣,只要得到恰当的引导和培育,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各方面全面发展指日可待。
2. 提高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按照学生不同的能力和个人目标进行划分,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尖子生要拔尖,普通生要大幅度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差生不落后,这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需要。英语作为应试教育中的主科,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职业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不同强度英语训练,这与原有行政班中的“一刀切”式教学两极分化严重相比,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3.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职业学校的教学以学生更好的就业为目标,而英语作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对职校学生未来求职,就业和加薪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许多企业开出高额薪水,只为招揽服务在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的案例比比皆是,越来越多企业对具有良好英语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愈来愈渴求。分层教学利于优化教育结构,按照学生个人能力,系统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三、教学分层方式
1.按学生现有成绩与能力分层
在对学生的现有成绩进行分组,分为A、B、C组,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特点和效果开展教学,对成绩有所提高的学生可以允许进入更好的组别,其目的不是为排斥差生,而是更好开展学习,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对A组学生可以采用难度更高的教学,以适应更高的社会需求;对B组学生应发掘其长处,完成基础教学以及完成提高任务;对C组学生可以进行激励式教育,增强其积极性,在完成最为基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习兴趣。
例如:面对C组同学,课上提问设计可以关于实际生活,“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学生回答“I am going to be……”,然后教师反问“Why?” 这种教学不仅贴近生活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锻炼了同学们听说能力,巩固已学知识,同时也加强学生应变能力,加强英语应用能力。面对A组同学,可以把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交给他们,老师可以问“Will you please sum up the main idea of this article?”这样不同英语学习能力的同学都得到提问,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强。
2.按学生个人目标分层
按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进行划分,对于一些只想从事普通职业的不想进行学习的学生,要求可以稍微降低;对一些追求更好的就业前景,有更高的理想与目标的进行难度高的教育,为其未来发展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所需条件。例如对个人要求高的A组同学可以学习涉外工作英语,注重专业知识和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对个人要求较低的C组同学可以按照普通英语教学进行教学。
3. 按作业难度分层
根据学习难度的不同,学生能完成作业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作业方面也要注重培养不能布置相同的作业,否则会出现 “优生做简单题,差生写难题”的情况,打击大家学习积极性。但是在普通生和差生的作业适当加入一些难度稍高却符合其能力的题目,例如在普通生的作业中适当加入尖子生所学的难题,在差生作业中加入一些提高题,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自信心,激发上进心,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能力。
例如: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关于主动句变成被动句出题,例句为:他们将在那里开办新超市, “They will open a new supermarket there.”然后让B组同学写出变成的被动句“A new supermarket will be opened there.”,A组同学直接写出写“他们那里开了一间超市”的被动句“A supermarket has been opened there.”。这样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加强学习效果。
四、分层教学的实效性总结
1.学习成绩的进步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ABC组学习进步都很大,真正做到了听得懂、学得会、考得过。英语分层教学的核心在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突出不同主题的特点,实现教学资源的“对号入座”和教学对象的全覆盖。
2.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实行分层教学后,ABC组都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A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学好课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更多涉外的英语知识,进行难度更高的英语学习。B组学生,完成基础英语学习之后,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目的地提高学习任务。C组学生,在完成最为基础英语学习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学校英语公共课的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来进行调节,但是在课程实践中要注意到学生的心理,避免差生产生自卑心理,优生产生自满心理,普通生产生放任自流的心理。因此,英语公共课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崔红,刘畅,洪洋. 基于多元需求的高职公共英语分层分类教学探索与实践——以A校为实验个案[J]. 职教论坛,2016,(17):63-66.
[2]周丽金. 中职校英语分层教学的探究[A].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3]李媛媛,姚长永. 高职院校应用数学分层教学探索[J]. 职业技术,2012,(03):73-74.
[4]李菁,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探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