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深度学习是相对性的学习理念,是对应浅层而言的,是以科学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同时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对知识的深入探讨以及拓展分析,因而在深度学习的相关理念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更加全面。物理作为初中二、三年级重点学习的科目,诸多学生对其中的物理理论内容都比较困难,对物理理论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故而便难以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中的奥妙,也难以将物理理论知识较好的融入到实践之中,发挥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当今教育教学背景下,基于深度学习来完善初中物理教学,能够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持续发展,也能够提升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一、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大多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比较低,对知识点难以形成关联思考。对此,初中物理教师课题通过设置问题悬念,以此来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主动性,也能促进学生更加深度地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微课的形式向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简要介绍,然后留有悬念,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够快速抓取学习的重点,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课堂教学才会具有更好的效果。比如说,在对“浮力的存在”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制作一个微课,其中含有人举哑铃、水向下流、物品脱离水会落到地上等诸多浮力的现象,然后让学生判断轮船能够在海面上航行以及人能够在水中游泳是否存在力的作用,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究浮力的存在,激发学生对浮力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也应当多注意问题的设置,通过问题链的连续性来引导学生对物理“浮力”知识形成更为深入的认知与理解。比如说,在讲解“浮沉条件”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物品能够在空中飘动,而什么样的物品会迅速沉入水底?这种问题的设置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能够促进物理深度学习的应用。
二、依托实物原型,完成概念的构建
物理是抽象的概念,但是物理理论都是通过反复验证得来的,一些微小的物品便可以说明一个物理想象。对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要想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便可以依托实物原型,来完成概念的构建。比如说,在对“悬浮”、“下沉”、“漂浮”等概念进行理解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在水杯中放入不同的实物,通过实物在水中的状态来对不同的浮力现象进行阐述和分析。这样更能够增进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直观认知,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便能够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所谓实践出真知,物理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挖掘,再通过反复的验证和分析而得来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教师更应当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不断地实验深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论认知,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而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对此,教师一方面可以设置探究性实验,比如说,引导学生探究“浮力大小测量”,“浮力大小与排开水重力质量的关系”等诸多实验,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浮力,也能够全面掌握浮力的测量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设置对比实验,比如说,在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的时候,便可以使用对比实验,控制出猜想的有关因素以外的因素不变,然后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更能够直观清晰地给予学生浮力的知识剖析,也能够促进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开展。
四、注重生活实践的融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物理实验是对物理理论的模拟,那么其实大多物理理论就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我们也能够发现诸多物理现象,比如说,躺在死海中为什么人能够浮在海上,而在其他海水中如果不会游泳便会被海水淹没,这些都暗含着丰富的物理浮力知识。对此,教师还应当注重生活实践的融合,全面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应用能力。比如说,在进行浮力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浮力,让学生在生活中真实感受轮船的漂浮或者空气对物体的浮力作用,从而全面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结语
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科目,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度学习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深化学生物理知识、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培养物理思维素养的重要保障形式。通过深度学习,学生对物理概念会形成更加深入地理解也会自主完成知识的架构,因而应当予以重视。不过在当下,诸多初中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还不高,物理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以及物理实验的操作还不够熟练。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合理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依托实物原型,完成概念的构建;加强实验教学以及生活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而也能够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86):121-123.
[2]张应灿.初中物理教学中深度学习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68):115-117.
[3]李昕.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以初中“浮力”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14):46-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