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各学科的教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学,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变化。生物学科既能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生活现象和生活活动规律,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高中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重视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研究、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推行“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生物核心素养与“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1.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实现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对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发展学生的生命理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其中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指对生物事实的基本看法;科学思维是指将是指将生物事实转化为说明和认识生命现象或生命的本质的解释和理解;探究实践指的是对问题进行探求的过程,对问题进行求解的过程;社会责任是指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有关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安全的教育。
2.“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为手段,以教师教研和学生教研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研”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以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根据教材、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兴趣特点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发展,体现生物学学科特征,并能针对活动进行设计,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思考。
“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同时还要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融会贯通,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是指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取得的进步进行教学评价,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即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对教师的教学状况的评价,以及对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评”的目的在于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研、教学、评”有机融合,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实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可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使学生在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上有所进步。
二、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
1.研: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教师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教师在研究阶段,首先要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对象,要根据课程标准,联系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在生物学科中,存在着许多的核心素养,如生命理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等。这些素养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通过特定的知识点或结构,相互衔接,能够融会贯通的素养。教师在研究阶段需要对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整体把握,在这些核心素养中寻找契合点和连接点,形成与其他知识点或结构相联系的教学目标,从而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知识有更好的指导作用。教师在研究阶段整体把握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习观。例如,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章中,教师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每个细胞都是具有自身独特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生命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和物种进化的意识。
2.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培养核心素养
在“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生物学课堂上,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基因的本质”一章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讲解基因的组成、遗传规律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基因的概念,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观念。同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基因工程,让学生通过基因工程感受科研的过程和成果,从而增强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与生物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对教材进行系统规划,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3.评: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包括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其他方面的核心素养,例如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因此,教师在开展“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生物课堂上,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外,教师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探究、作品展示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短处,使其在教学中不断进步。将“研教学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生物学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
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中,教师应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对其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实践活动;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估机制,使学生全面掌握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曹明海,王淑敏,等.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科学,2017 (01):25-26.
[2]姚明祥.“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应用价值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 (08):57-58.
[3]段金霞,王芳,陈勇,杨宗荣.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参考,2019 (06):23-27.
[4]张艳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探讨.中国教育报,2014-12-16 (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