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其中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肺结核患者发病之后会表现为咳嗽与发热症状,我国的肺结核患者数量每年都在呈现上升的趋势[1]。临床中对肺结核患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但是长期服用药物会产生耐药性,治疗周期长,给病人身心带来困扰,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治疗成为护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2]。本文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本院收治的84例患者进行对照分组研究,探究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肺结核患者,抽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两组各为4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22-53岁,平均(42.12±3.18)岁,平均病程1.2±0.1年;观察组43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0-58岁,平均(41.34±4.52)岁, 平均病程1.3±0.5年对比患者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纳入指标
1.患者诊断结果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肺结核病指标;2.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3.检查结果及记录完整。排除指标:1.患有精神类疾病者,无法认知自己的行为;2危重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研究前均采取相同的常规护理方式。研究开始后对照组仍采用常规的护理,进行日常的机体功能检测和药物指导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具体为:
1.建立个人患者个人病情档案,入院后组织专人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于患者生活习惯、病情发展,心理状态等建立个人资料的评估档案,并实时的根据病人的最新情况进行更新。
2.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比如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学历,采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药物指导,对于药物有抵触的患者需要进行耐心劝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用药。
3.护理人员除了在药物服用上的指导外,在生活习惯也需要进行监督指正,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了解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对于其不良的一些生活习惯,比如吸烟,熬夜,饮酒等要进行及时的规劝,帮助其改掉不良的习惯。
4.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心态,护理人员需经常与患者讲解治疗的知识,同时积极的讲解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树立其治疗的信心,有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5.当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疏导,根据每个患者的状态的不同,可采取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的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治疗的自信心。
6.及时跟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当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出院后,要通过电话、微信等通讯工具及时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后续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7.护理人员应注重整体病房的环境,定时通风、换气、定期消毒,保持其适宜的温度、湿度,同时保持病房光线充足,保持床铺舒适、柔软
1.4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分别统计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良好等指标。利用ARS量表对本次研究中的肺结核疾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8分以上的为良好。护理满意度采用不记名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满分为100。
1.5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t检验,并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良好各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效果对照表
3.讨论
在肺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是药物治疗尤其是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使得病情反复治疗过程边长,也很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上困扰,使得患者会有抵触用药的心理,使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肺结核病护理过程需要重点考虑的。
本研究中将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的方式,随后观察临床的效果,从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良好等指标中,均可发现观察组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本研究中采用的护理方式,有助于提高肺结核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钟达,张玉华,傅衍勇,等.流动人口结核病流行现状和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1,8(20): 21-23.
[2] 杜德兵,钟剑.130 例结核病控制项目治疗失败肺结核患者耐药状况及治疗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 7) : 1052 - 1054
[3] 魏霞.整体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 6) : 28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