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
​斯琴毕力格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斯琴毕力格,. 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J]. 历史研究进展,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75.
摘要: 初中历史作为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初中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世界文化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之余,对学生应用历史思维看待、思考问题的能力愈发重视。因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构建新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尤为关键。教师还要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创设多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探究空间。
关键词: 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75
基金资助:

初中历史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且内容较为复杂,不仅包括中国的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文化,还涉及世界历史中古代亚非欧文明、封建时代的历史文明,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为了让生活化教学模式发挥更好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合理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和手段,尤其是要合理使用信息化工具作为教学的辅助和支撑。在历史课堂上,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十分普遍,其不仅可以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直观,还可以引入一些延伸性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想将学引思理念融入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达到锻炼和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效果。

一、初中历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影响下,初中历史已经不局限于以往单一的历史知识点灌输形式,而是基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与生活接触内容,以历史知识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知识体系,以此促使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势必要精简传统历史教学结构,重新分配课堂时间资源,保证在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代化发展,并为教师渗透各项教育内容创造有利条件,综合提升课堂教学收益。

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一)故事联想记忆简化学习难度

历史学科涉及大量的历史信息,历史事件中的年份、任务、脉络都要求学生进行准确的记忆。但是这些内容较为复杂,容易让学生出现记混的情况。基于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入历史故事,借助故事情节,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性记忆。例如,八年级上册的中国近代史知识涉及中国近代史中的大事年表,学生若仅依靠大事年表死记硬背,很容易将历史事件弄混,而且容易遗忘。这导致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较为抵触,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基于此,教师可以收集与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相对应的历史故事,通过故事梗概将大事年表中的事件进行串联,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翻阅书籍、网络查找的方式收集故事。这样,学生能利用历史故事联想历史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性的趣味记忆,从而降低大事年表的记忆难度,强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讲述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故事,也可以讲中国共产党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故事,将每个故事串联起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还降低了历史知识的学习难度,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未来学习历史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融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应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强度,合理控制课堂节奏,将历史故事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讲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弘扬中国历史优秀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此外,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故事情境,烘托讲述故事的历史氛围,还可以利用历史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记忆,从而降低历史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构建多元化课堂学习情境

处于初中学段的学生,受自身年龄特征影响,其在校内学习中呈现较强的个性心理,并具备明显的学习偏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态度与效率影响较大。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提升新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内容。与以往单一的知识导入情境不同,新型多元化课堂情境体系能够针对学生自身生活环境与性格特点,提供更贴近自身生活或兴趣爱好的历史情境,并引导其及时进行思维延伸,按照教师的设计思路延伸课程知识内容,更有利于教师渗透各项教育内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基于多元化课堂学习情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通过具体课堂情境内容,深入思考历史发展规律与自身生活的联系,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社会责任感、民族观念等,为其整体课堂学习提供完整的转化框架,提升其知识内化效率,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历史课程教学实效

多媒体技术以独特的视听形式和动态显示形式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音频、图片等想象化的展示,将电影和电视作品引入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以便学生可以从中更形象直观地学习历史。虽然简化了教学内容,但是相对拓宽了历史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在沉浸式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理性的认识。

(四)教师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新课程指导下,倡导初中生应该具有敢于质疑权威的信心,以及具有相应的言论自由,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因此,历史课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打破教师的绝对权威,让学生敢于说话和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这对初中生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这种教学方式顺利有效开展,要求历史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课堂各种紧急情况的出现,优化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首先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选择要讨论的主题,尽可能地选择学生关心的主题,并将其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提出有效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历史学习效果有更好的提升。

(五)丰富课堂学习活动形式

基于初中学段学生自身性格特征与学习特征,单一的课堂学习形式不仅容易激发其抵触心理,降低课堂学习效率,还容易令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僵化的现象,在当下历史知识考查形势灵活多变的形势下,这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思考偏好的多元化课堂学习活动,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内容。多元化课堂学习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课堂知识学习转化途径,帮助其结合自身学习情况,总结适用于自身的历史学习方式,配合教师开展的各项历史学习活动高效完成各项课堂学习任务,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多元化课堂学习活动能够创造更多的师生互动机会,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实际课堂学习情况,降低师生认知差异,便于教师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构建适用于学生历史学习的课堂活动形式,为教师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提供有效参考依据。除此之外,多元化课堂学习活动能营造相对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课程对构建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具有独特的作用,因而,历史课程教师以恰当的方式向学生解读历史和传授历史文化知识非常重要。教师应综合审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工作在当下历史教学中的开展可能性,进而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课程教学内容,为其提供新的历史学习环境,促使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为其日后学习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娟.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7):180-181.

[2]蔡丹.试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