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以生为本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并从学生的角度调整课堂学习内容,有效培养学生形成全面的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物理素养。高中物理课堂中还具有学生参与度较低、课堂教学缺少趣味性、物理实践活动较为匮乏等问题,给学生参与到物理学习活动造成了阻碍,不利于推动以生为本理念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结合,降低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授课效率,难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的不足之处,难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理解难度较高,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活动时需要具备较强的物理问题分析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给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造成了阻碍。而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办法,只是通过简单的黑板板书或课件PPT来进行口头讲述,难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使得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高中物理知识系统。教师未能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是由教师单方面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教师除了进行物理专业知识的灌输,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问题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展开各项学习活动,从而强化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二)课堂教学缺少趣味性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缺少趣味性,不利于营造良好健康的班级学习氛围,影响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有效学习。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点时忽略了课堂展示效果,一成不变的课堂学习活动很容易使得学习气氛变得沉闷,不利于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高中物理课堂活动当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具有较高的难度,考验了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以及对较高难度物理问题的分析应用能力,检验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所以学生在进行高中物理学习活动时会出现一定的压力[]。压力过大且难以纾解将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态,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班级中沉闷的学习氛围以及较为严肃的课堂教学不利于促使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开展学习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了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质量与开展效率。
(三)物理实践活动较为匮乏
高中物理实践活动较为匮乏,学生缺少应用物理知识的实践机会,影响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教师通常在班级中展开物理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思维视野被局限在课堂之中,不利于学生形成物理学科综合素养。实践活动是学生强化对物理知识认知的来源,通过实践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点的全面掌握。然而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中鲜少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只是加强了学生的物理理论知识,而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检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把握,导致教师难以切实有效地了解班级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掌握程度,降低了教学方案的具体性与针对性[]。教师应当结合书本专业知识,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与到丰富的实际检验活动当中,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应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多样性发展。
三、以生为本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体现—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
(一)融入情境教学办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师应当将情境教学办法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问题情境来带领学生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中,有助于增强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从而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教师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节中“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应当通过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参与程度,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通过提问“一张平整的纸与一个纸团谁下落得更快?”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实验数据,通过多次实际尝试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教师可引导观念相反的学生通过多样化案例来举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课堂中学生们思维的碰撞,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中,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可再加进行提问“不同地域的加速度是否相同?”来引发学生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中对下降速度的影响因素,从而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促使学生进一步强化自身物理核心素养。
(二)加强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缺少趣味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难以塑造轻松愉悦的物理学习氛围,教师应当加强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工具来增强高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有利于强化物理教学活动的展现效果。
教师在讲述“自由落体运动”课时知识时,可通过视频播放牛顿被苹果砸中的视频,以此引出本章节重点知识点。并可将书本中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知识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多样化案例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对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学习思考,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当中,形成健康积极的物理学习氛围[]。教师还可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师一角,能够自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在讲台上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的讲解,从而有利于充分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教师可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办法引导学生讲述他们视角下的物理知识,有助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以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来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
(三)增设多样化的物理实践活动
高中物理实践活动较为匮乏,教师可增设多样化的物理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各项实践活动来参与到物理知识应用中,帮助学生建立完备的物理知识框架,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教师可在班级中开展“自由落体运动”知识辩论大赛,学生需要不断给出符合自由落体运动的案例,而其他学生需要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概念以及重力加速度等内容来对多样化案例进行辩驳,有助于学生巧妙运用定义法与条件法来在课堂中展开辩论。教师可开展与“自由落体运动”主题相关的校级知识竞赛,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物理知识问答来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并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以生为本理念强调了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来促使教师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当前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缺少在实践活动中的锻炼,教师可通过创设多样化的物理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决定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即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课堂教学缺少趣味性、物理实践活动较为匮乏,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本文通过将以生为本理念与高中物理课堂进行融合,并以“自由落体运用”章节为例,提出了融入情境教学办法、加强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增设多样化的物理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案,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物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蓓.基于“以生为本”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以“互感和自感”为例[J].物理通报,2022(11):101-104.
[2]高志刚.初探“以生为本”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0(11):54.
[3]李侠.以生为本打造高效高中物理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0(0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