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李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阳,.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信息通信与技术,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177.
摘要: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辅助性教学手段,根据我国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可以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促进教师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与改革,减轻教学负担。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177
基金资助:

机械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大力落实,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及矛盾,不利于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创新,教学内容与时代相脱节。有的教师出现了安于现状的问题,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无法支撑学科教学改革及创新。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下,信息技术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好评。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主动打破教学常规,不再按部就班,而是整合多种教育教学策略,围绕现代化的教学准则打造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及环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能够经历整个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和发自心底的学习动机。

一、课堂教学:打通各环节壁垒,打造教学智能化

(一)课前导学单预知学情

对于学生的基本学情,我们在备课时常常只是观察和了解学生课堂内外的日常表现,这种备课方式不能精准和细致把握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前,笔者利用“问卷星”设置课前导学单,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选项,并按照教学的逻辑关系生成课堂教学菜单,供学生选择。然后,通过汇总数据分析,哪些内容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哪些环节是在课堂上反复打磨和强调的,做到心中有数、教时有度、评价有据。这种形式也让学生耳目一新,他们会认真地思考并填写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反映出真实且客观的学情。

(二)智慧课堂助力教学智能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引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我们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信息公司,搭建了包含5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实心球等体育教学项目的智慧体育教学系统。基于视频感知技术和人工智能视觉算法,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体能状况、运动心率、运动负荷等指标进行实时采集分析、评测与指导。通过现场显示终端,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数据,从而形成相互竞争和赶超的学习氛围。智慧体育教学系统提升了课堂学习评价的标准性和客观性,使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更具备个性化和智能化。

二、校内比赛:科学监测数据,打破空间限制

校园体育比赛作为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活力与文化的具象展现,也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动力引擎。现代信息技术产品不仅在体育竞赛中为学生的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还使全员参与线上体育比赛成为可能。当下,由于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线下的赛事举办变得困难重重。在遵循防控应对指南的背景下,学校为聚焦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有效保障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创造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尝试开展线上比赛。其中,“天天跳绳”和“体智云平台”具有赛事系统完善、操作简单便捷,以及线上运动项目储备相对丰富等特点,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中小学线上赛事平台。“天天跳绳”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智慧体育运动平台,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模型,定位人体骨骼点,辅以动作捕捉技术,实现实时运动轨迹跟踪,准确计数。它打破了比赛时间与空间的桎梏,实现了全员参赛的愿景。在赛事组织期间,平台可以通过学校管理后台实时追踪参赛数据,如参赛人数、参与率、平均成绩、最佳成绩等,生成可视化图表,分析参赛学生的各项数据。整个过程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统计方式,解决了各种制约因素。同时,参赛学生的运动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料自动存储,方便资料素材资源的呈现与备份。

三、课外锻炼:落实减负增效,树立终身运动理念

《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坚持课内外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运动的魅力,领悟体育的意义,发扬刻苦学练的精神,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习惯。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许多新兴的体育项目不断涌现,而以居家运动为主要形式的云直播、云健身,成为不少家庭和学生校外的运动首选。

例如,前不久火遍网络的“刘畊宏现象”,毽子操一度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这一现象的背后就是借助互联网直播,通过运动背景音乐和云在线课堂,为居家人群带来健康供给。学生及家庭对动作易学、氛围轻松、风格鲜明的居家健身锻炼产生刚性需求,因此在工作学习之余加强锻炼。居家锻炼人群通过适当运动流淌汗水,释放紧张和焦虑情绪,保持肌体健康,不仅能为个体带来更有益的生活状态,对抗病毒入侵,还为家庭提供情绪缓冲和空间转移,对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和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提供支持,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在校内外坚持锻炼,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理念。学生可借助体育网站、体育资源库,或一些运动软件,下载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程,以供自己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学生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例如,有些学生对轮滑、滑板、滑雪、冰壶等体育项目感兴趣,但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程中,特别是南方的学校,缺少开设课程的条件,教师也缺乏相关的运动知识。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学习这些体育运动项目,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更多这方面的老师、同伴,在丰富自身体育认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自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体育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能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体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不可替代性和优越性,这为当代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为重要的,信息技术能够丰富教学模式,充实教学内容,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确保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保持专注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点,也可以有效实现德育渗透。最终,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提升,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秦海永.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26):160.

[2]陈巧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06):152-1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