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而对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摸索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使得高中数学能够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和束缚,以此实现创新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下将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和有效策略进行简析。
一、当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虽然高中教材内容会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进行改变和调整,但是基本教材里面的内容和知识点仍然和之前的内容是一样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也是仍然采用以前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但是在以前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通常会按照数学教材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负责将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来让学生进行练习,从学生交的作业上来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和枯燥,因此高中生学习起来其兴趣点也比较低,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不高,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比较低。
(二)部分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在当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时对于很多知识点都不是很理解,尤其是对一些体系比较繁杂的数学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费劲。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身的数学基础能力比较薄弱,导致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对知识点产生困惑,并且学生产生困惑后并不会向教师进行请教,而是将其扔在一边学习其他比较简单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攒下来的数学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受影响。面对比较难学的知识时,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去解决这个知识和问题,而是如何去逃避这些数学问题,这样的习惯和思想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二、信息技术下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在课前导入时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环境对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建设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课堂,那么学生就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数学课堂中。与之相反的,如果课堂环境、氛围是沉闷的,学生无法完全置身于课堂,其学习态度与结果便会是消极的。因此,在信息化的教学背景下,为了增强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趣味化和悬念化的素材和资源,让他们能够在观赏图片、视频等资源时对数学课堂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产生探索兴趣。可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存在两种极端:一部分教师过度关注课前导入环节,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了大量趣味性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与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主题关联性不大,这就严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一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前导入,仅仅运用简单的口头语言导入数学课堂,这样的方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课堂的活跃度也就较低。所以,为了建设学生踊跃参与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高中生的实际特征,借助多媒体、智慧平板等技术手段展开课前导入,融入更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材料,如几何动画、平面趣味图形等,打造更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开放性和活跃性的导入中体会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科学奥秘,进而主动投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中,以此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的目的。
(二)优化信息技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凸显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高效便捷的优势,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继而引发学生思考,并在情境中列举相应的知识内容,给予学生启发和感悟,在增强学生体会和加强学生印象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所展示的内容进行深层次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应用”这一章节时,考虑到本章节需要学生掌握函数的基本应用方法,找到函数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小明的父亲贷款10000元,年利率为2.8%。贷款按照复利进行计算,3年后,小明的父亲计划还清这笔钱贷款,请问此时小明的父亲需要还多少元?N年之后呢?这种应用类的题目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教师应首先给学生指出关键知识点:“复利就是第1年的本金与第2年的利息之和。”然后引导学生算出第2年的本息之和,即10000×(1+2.8%),以及第3年的本息之和,即10000×(1+2.8%)×(1+2.8%),最终得到结果为10567.84元。同样地,假设还款时间为第N年,那么其函数关系应当为Y=10000×(1+2.8%)N-1。先通过信息技术引入知识点,然后进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三)借助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当中的应用可以降低讲课的难度,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来设计教学环节、调整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高中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教师讲课要分清主次,信息技术只是辅助,还是需要以授课为主。高中数学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很强,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时候也要进行有效的提问。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马上要步入到大学的学习当中,可能存在着压力,教师要帮助学生缓解心情,上课尽量运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一种题的解法,还要让学生探索出题目经过变形之后的解法,进一步完成高中数学的学习。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只有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数学课堂,才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晓成.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机整合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2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