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联网已经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其对人们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也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因此,职业中专院校需要和时代发展相适应,健全自身教学模式,进而培养出优秀技术型人才。现阶段一些职业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全面顾及学生特点和时代发展,进而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职业中专院校需要及时健全体育教学制度,使体育教学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扎实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和综合素养,从多方面着手来不断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带动职业中专院校体育教学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入不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体育课程体系已经难以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到一起。职业中专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普遍延续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学生模仿训练,这种简单的重复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但是容易让具有体育技能基础的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大量的讲解、示范时间也容易增加学生体育课堂的练习负荷,导致现在的高校体育普遍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低下”等问题[1]。
另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却未能和体育课程教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目前,我国职业中专院校体育教材普遍采用文字、符号、图片等方式将内容呈现于书本上,教材在涉及体育理论、运动技术理论以及裁判技术理论等内容时,存在直观性较弱、资源稀缺、教材内容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二)信息化教学数据不全
目前﹐我国职业中专院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应用较少,可收集数据的渠道比较单一,可用的大数据较少,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信息化体育教学质量分析平台,导致职业中专院校在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教学质量诊断分析方面难以走向科学化和精准化。
二、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创造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个人的主动性。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堂不能离开体育情感的培养而独立存在,只有在体育激情的激励下,学生才能把体育锻炼进行到底,才能将终身锻炼贯彻到底。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情感培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体育课堂成为激发学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强大能量。在课堂上,教师利用新媒体的教学器材,向学生展示体育比赛的视频,给学生带来一种体育竞赛的紧张气氛,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理论上进行教学,在讲解体育与身体健康的理论知识时,教师从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观点出发,就“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探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也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深入的四维空间,使学生在辩论中不断地加深自己的反省,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性理解,逐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教学
在信息技术视域下,线上线下教学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成为新时期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为了改善当前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兴趣不高、课堂效果不好的现状,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重视线上线下教学与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中职体育教学效果。
1.资料上传,线上预习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教学重点﹑教学案例以及视频等上传到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前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体测成绩以及教学实际,将本节课的教学案例、视频等上传到学习平台。现阶段的中职学校普遍使用的线上学习平台有腾讯课堂、钉钉等,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2.针对问题,线下教学
课前,学生可以在线上预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结合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以及教学重难点,开展有针对性、有效的线下教学活动。大多数学习软件都有记录功能,学生的线上学习时长、测验情况有迹可循,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线上学习的大数据信息,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线下教学方案,从而有效开展线下教学活动[2]。
例如,在“初级拳”的教学中,首先,明确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线上提问较多、测验出错较多的问题,在课堂上运用PPT呈现图片,回放视频,亲自示范动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为学生答疑解惑。其次,开展活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其他的教学方式,比如,任务驱动、分层教学法等,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能力。
3.课后巩固,深化拓展
教师结合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情况,将重难点知识再次上传到学习平台的复习板块,让学生在课后对照线上问题和线下活动,继续完成学习任务,以加深对体育技能以及体育知识的理解。
(三)借助大数据,加强信息素养培育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大数据技术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各类教育信息层出不穷,也需要教师在教育模式上予以转变。从大数据时代教育模式的探究中可知,将学生群体作为开展体育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根本,而信息教育活动又需要学生作为数量最多的群体参与其中,就不能只关注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培育,还要在培育学生群体信息素养的工作方面下足功夫。当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体育信息化学习能力以后,不仅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也会在相应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比如利用学校开设的微课平台,和其他同学进行网络交流,对体育课程中的某一项动作要领进行评价,或者在本校教育平台设置的体育板块中,对近期发生的某项体育赛事做出点评等,都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融人到信息化的学习模式中,自觉地在大数据的时代中获取信息、学习知识[3]。否则学生在网络平台中的学习就会类似于“盲人摸象”,不仅难以从中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也难以对视频中的内容充分吸收。
对此,职业院校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比如在学生注册微课App 的账号时,系统先对新用户进行功能指导,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校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再进行后续的教育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的背景下,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也需要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职业中专学校体育教学需要和时代发展相适应,强化体育教学创新﹐把互联网技术科学应用到体育教学中。这样就能够不断健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有着优良身体素质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洋 .丰富立体多元创新——信息技术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田径,2021(5):14-15.
[2]刘莹.新时期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新教育时代,2015(11):25.
[3]刘官元,刘怀金.刍议大数据时代对体育教育教学研究的影响[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