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一)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通过对中学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探讨,能够促进老师们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使用方式,主动针对自己的教育薄弱环节和教育瓶颈环节,寻求最优的教育方案,并主动加强与其它优秀老师的沟通,在持续的实验研究和实践中,达到教育的效率和教育的质量都有很大的飞跃。
(二)贯彻核心素质的目标。通过对中学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讨,能够推动教育理念的改变,在教育过程中主动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有助于高品质地达到“核心素质”的目的,为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相应的实验基本知识,从而推动每一位同学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提高中学物理电学实验的实效性。通过对中学物理电学实验的实际效果的探讨,能够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理解新课标,不断地进行教育观念的革新,不断地对实验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与完善,并主动加强与其它优秀老师的交流与沟通,在实验教学的探讨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了高品质进行实验的一些基本原则与策略,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中学物理电学实验的整体指导水平,从而为以后更加高效地进行实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积极地探索,把握实验教学现状[1]。
二、提高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实效性教学策略
(一)实验器材引入生活化。在“电流和电路”中,以一个小实验开始,给出一个小灯泡、小电动机、蜂鸣器、开关和电池(带电池盒)和一些电缆,让学生连接电路。该实验对初学者而言存在着一些难度,这时,老师就可以从一个比较熟悉的生活物品开始,这样就可以更加容易地介绍实验。举例来说,老师们可以引进一些闪光灯,这种闪光灯的线路构造比较简单。通过分解闪光灯,认识一些基本的电路,并以分解后的结果为依据,绘制一些电路图,使学生对当前的电流及电路有基本的认识。还可以将实验教室的荧光灯引入进来,让学生通过切换荧光灯来提出电路的闭合,并与实验室的具体器具相结合,让学生对电路具体结构的猜测进行探讨。使用生活中的物品来做为实验引入器具,与原来的实验器具相比,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极大地减少学生对实验的陌生感,方便地激发出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
(二)自主设计,完善方案。科学合理的方案是提升实验效率、提升实验结果合理性的关键,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前,我们要制定好好的实验计划。然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老师往往为节约时间,会给学生提供比较完整的实验报告,让学生按规定的步骤去做。这样,实验就名存实亡,学生动了手,不动脑,还是一知半解。因此,为防止这一现象,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中,老师要减少对学生的介入,只给他们一个实验目标,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训练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实验的成功率。比如,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我首先提出两个问题:(1)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何关系?(2)干路和支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以使学生对此次实验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我让他们自己去制订一个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两个问题进行假设,之后再进行一个一个的讨论。例如,对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学生要首先画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图,之后再将实验步骤给列出来,也就是:①按照图示连接电路。②合上开关,接通灯泡;③把电流表连接到对应的地方,并把数值记录下来。然后,我要求学生们互相交流,核对实验方案,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这样,学生们在实践中就会比较轻松,能够有效地防止他们在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时出现错误,从而确保实验的品质。
(三)巧借微课,规避危险。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风险,尽管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规避风险进行物理实验的能力,但是也有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对自己产生危害。这样,老师们就可以用视频来对那些危险性较强的实验进行示范,让学生们不与危险发生直接接触,这样就保证了物理探究的安全性,降低了教学中存在的危险性[2]。比如,在讲授“线路连接的基础方法”时,一定要讲授“短路”,并通过试验说明其特点和结果。电流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此时,教师可以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段“带上绝缘手套,用一根腌制的黄瓜,将220 V电压的火线和零线接上并接通电源,黄瓜很快被烧焦,出现烧焦的黑色,之后迅速切断电源,防止危险发生。”在此基础上,结合“烧焦黄瓜”的制作工艺,运用剪切技巧,对其制作的工艺细节做了详尽的加工,并在教室中做了试验示范,说明了“短路”这一危害。通过对跳闸现象的观察,让同学们对教师在示范试验过程中采取的安全防护手段有了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并且还能掌握一些关于用电安全和用电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相关的知识。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物理实验演示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加强同学们的安全用电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条件下,中学物理老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状况,探索出一种新型的教学示范实验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以符合他们的具体学习需要,这样,才能持续提高实验教学的品质,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在中学物理电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分析,让他们得到愉快的经验,去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科学素养,逐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熊秀娟.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策略与案例设计[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8.
[2]傅彦.提升初中学生物理电学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