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不断加强,个性化、营养化食品需求的不断提高,食品工业对于创新型、应用型能力的人才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因此新时代下食品类创新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才需求端与就业端的不匹配也是食品类专业就业现状的主要矛盾。食品类专业实验课程是支撑食品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视角下,如何加强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升食品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下食品类专业建设的重点。本文正是基于目前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与讨论,期望能够不断完善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建设工作。
1产教融合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实验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匹配不足,实验机器设备的应用情况管理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等。
1.1实验教学内容亟需更新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教学的设计已经在各个高校进行实施与应用。通过调研发现,食品类专业实验课程主要涵盖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两个层次,这些实验课程重点支撑毕业要求中的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培养。而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实验内容综合性、设计型比例不够,教学大纲的设计企业参与人员不足,实验项目中涉及的实验方法与食品行业的生产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不匹配,设计型项目未与地方企业所研究的课题紧密衔接。因此,基于行业需求开展专业实验大纲的修订和内容的设计是目前亟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1.2基础设备设施利用率较低
在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当中,设备是开设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一些食品类专业对实验教学设备的采购论证不够充分,对实验教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部分设备不适用当前的实验教学工作。同时应用型转型,新兴学科的穿线,在引进更新上严重落后,部分设备出现重复购买导致基础设备利用率低下且资源浪费。除此之外,一些技术设备如果利用比较低,还会影响到对机器设备的维修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实验教学运营成本。
1.3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不高
各个学院通常设置多个专业,涉及实验教学分布广泛,不同专业实验要求也不同。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及时更新实验教学所需试剂、耗材、课前准备等信息,对于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尤为重要。目前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不高,实验课主讲教师、实验辅助教师之间沟通效率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力度不够,俊辉影响整体的实验教学工作效率与效果。
2产教融合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2.1产教融合视角下学校、企业和政府的角色定位
在产教融合下,如何做好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建设工作,不是学校一方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来完成。这就要求学校,企业和政府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认清自己应当发挥的作用,并且不断努力,三者应当共同联合起来,推动实验教学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每一方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应当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工作计划的设计,学校起主导作用,主要负责传授知识,与企业进行对接,而企业应当将实际生产经营当中的问题不断与食品类专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将其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当中。只有在三方的共同调控之下,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管理工作才能够有序开展,不断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样也能够达到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合的效果。
2.2基于行业需求的实验教学顶层设计与实施
一是加强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内容设计工作。针对部分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相对简单和理论化,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实验不足,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弱等问题,通过开展企业调研、兄弟院校调研等方式,针对行业需求对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毕业要求,梳理对应的毕业要求的支撑点,在此基础上联合企业教师进行课程大纲的修订,按照实验内容性质增加设计性实验比例,保证课程目标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同时充分挖掘课程目标中的非技术指标。二是加强实验课程群构建。根据课程内容与特点,如基础理论实验课程、工程工艺实验课程、分析检测实验课程,梳理构建实验群,实现教学课程内容结构的互补和递进。三是加强多元化考核方式与课程达成评价体系研究。在实验教学中,加强过程性评价,探索改革理论考试、操作、报告等占比,探索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考评、企业导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构建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2.3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实验教学
以往传统的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是通过国家资助资金,一些科研资金或者社会捐赠来构建实验教学。现在随着各种交叉学科的出现,经常需要购买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这就耗费巨大的资金,给食品类专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对此,许多学校开始努力尝试其他的资金来源,比如,可以通过让食品类专业和企业联合来建立实验教学,这样既能够解决食品类专业的资金问题,又能不断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双方的资源也可以共享。在二者合作的背景下,通过产教融合的平台,食品类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能够帮助解决企业的一些发展问题,而引进的一些先进机器设备,能够帮助食品类专业培养应用人才。过去食品类专业所创办的实验教学培养出的人才可能无法满足各大企业的应用需求,通过学校和企业的长期来往,密切交流,能够让学校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对应用型优秀人才的需求,能够不断调整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不断完善食品类专业教学工作,而且还有助于加快食品类专业的转型工作。因此,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所创办的实验教学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推动实验教学建设工作的平稳开展。
3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目前在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建设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实验教学队伍薄弱,管理机制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其功能认知不足,这些都是今后改善提高的立足点。食品类专业应当重视应用转型,为各大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好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的管理工作当中,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管理效率,让食品类专业实验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华婷.食品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出路[J].中国食品类专业科技,2017(11):58-59.
[2]刘清,周璇,吕敬祥,等.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实验教学设置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277-278.
[3]左铁镛.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201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