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科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升,作为初中物理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能力,就要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模式和思想,结合班级学生具体情况采用恰当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提升物理教学有效性,进而更好实现物理教学目标。
一、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无疑会增加教学难度。只有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更好理解物理学习重点,才能更好实现物理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利于优化教学工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拉近师生关系,信其人然后信其道。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的改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首先,应结合初中生兴趣特点制定学习计划,以此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逐渐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在学习计划的执行落实过程中,为确保计划落实效果,教师应立足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的积极心态,降低学生对学习计划的抵触感。因此,在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应以调动学生基本兴趣为前提制定并落实相关学习计划;其次,应重视对学生积极情绪的激发调动,积极情绪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积极情绪的引导下,学生更易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发自主性与积极性,这种良性循环能够为改进教学现状提供明显帮助。教师在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时,应通过营造更轻松的教学氛围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情绪。具体而言,教师要重新构建师生相处方式,建立更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因师生关系的压迫感在物理学习中产生负面情绪。同时,需要通过融入趣味话题提高课堂氛围的愉悦感,如结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进行话题引入,达到放松学生心情,提高课堂参与度的效果。
(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只关注物理理论知识教学是很难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性的概念和公式的。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物理教学知识点多开展实验操作教学提升学生在物理课堂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信心。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科学探究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物理的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和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科学探究不是唯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的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这一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弹力定义以及弹力发生的条件,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概念的,也很难正确运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为此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操作。物理教师可以准备弹簧测力计,让学生分别将笔袋、本子等不同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道它们的轻重不同,测力计下挂笔袋时弹簧并没有伸得很长,而挂比较重的笔记本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明显大于挂笔袋时的长度,从而验证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这个原理。通过开展实验教学之后,学生会发现物理课程学习的乐趣所在,为提升物理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当然,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关键在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与设计,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未来去做,不怕麻烦、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三)重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在学习习惯培养上,需加强对自控力的锻炼,这是保障学生能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高效学习的关键,为优化物理学习效果奠定基础。就学习方法的养成而言,教师应从预习、复习、日常学习方式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在预习上,需提高预习管理,避免形式化、流程化问题的出现,严格落实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学生在预习阶段的效率效果,能够在预习过程中了解所学内容,并能够初步筛选出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难题加以收集整理,为正式教学的针对性开展提供可靠支撑。在复习方面,教师一方面要就复习内容提出相关要求及目标,以目的与要求为标准,提高复习有效性,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复习方法。同时,教师合理联合家长,形成家校合力,更全面地保障学生良好复习习惯及方法的形成。最后,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养成高效做笔记、合理制作错题集能力的培养。在笔记记录上,要引导学生把握主次,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合理记录。在错题收集方面,无需花时间誊抄错题,做好标记管理,需要的时候能找到即可。
(四)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要根据物理课时情况制定合理教学计划,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集体分析学习、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互联网技术提升教学效果。互联网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中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动画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出来,形象直观、便捷高效,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
例如,对《神奇的眼睛》教学,如果只是借助教具进行教学,学生很难真正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从网上收集与之相关的视频或动画资料,一边让学生观看一边为学生进行讲解,讲解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展开集体讨论或是小组讨论,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创新物理教学模式,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提升物理教学效果。
(五)重视物理实验的开展
物理作为一种科学学科,实验是学好物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在物理教学的改进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物理实验更高的重视。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实验方式进行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验操作直观了解学生不足,从而更直观、更准确地开展针对性辅助教学,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知识转化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容易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对物理知识的巩固与理解,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及整体效果。例如,在学习机械类知识时,仅凭习题讲解、理论分析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通过采用实验的方式配合问题引入,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及每个步骤所带来的变化更深入具体地分析问题、思考与解决问题,既保证了课堂利用率,也保障了学习效果。
三、结语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课本知识教学,还要立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针对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寻找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手段,使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让学生感受到物理课程学习乐趣,提升学生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龙.浅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