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药学的不断发展,需要中职学校中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面对新形势,妥善解决专业教学的相关问题,促使学生们专业水平得以稳步提升,个性化发展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把握好新的态势,积极调整方法策略,中职教育的长远规划进程随之加快,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下面,笔者特意从几个方面出发,关于中职学校中药专业的教学改革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有序推进教学实践工作,深入挖掘学生潜能提供一些参考。
1、中职学校中药专业教学改革的新形势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实现了全面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非常关注,对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与日俱增。传统模式下的中药提供、医药保障、医药服务等,很难满足所有人的健康要求、美好期待,会使医药服务工作的开展阻力重重,医院无法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1]。“医药问题”越来越多,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水平,并且保证各类药物的质量,尽最大努力降低药价,构成完整的、实用的营销系统,才能尽快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计划。生命科学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人们逐渐回归到了自然之中,中医中药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想方设法与西药的生产方式相结合,走上国际化的发展之路势在必行,有赖于中药专业学者、教育教学工作者们为此付出全部努力。
2、中职学校中药专业教学的不足之处
2.1重理论而轻实践
中职学校中药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及“应用型”特点十分明显,不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于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标准。中职学校中药专业教学实践,必须根据全新的课程标准,及时调整教学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学以致用所学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课堂活动,占用了应该属于学生的实践时间,针对性的训练机会少之又少,中职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专业水平的提升因此变得异常困难[2]。
2.2内容设置不合理
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并不合理,教师做出一遍示范,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能否掌握关键步骤,就会布置下有难度的实验任务,部分学生因此衍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自学信心备受打击,实验操作热情不足,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十分有限。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始终依赖于教师的帮助,他们的创新思维不够活跃,专业成绩并不理想,很难实现个性化、成熟化发展的目标,无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2.3教学方式单一化
中职学校中药专业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灌输指导为主,教师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始终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很不利于学生们内在潜能的深入挖掘,极大地限制着中职学生专业知识的有效学习和学以致用[3]。学生总是被“教会”,不能独立思考、深度学习、理解感悟,中药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可能提升职业能力、专业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药学服务人员。
3、中职学校中药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3.1加快培养全能型人才
应该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技能操作熟练度、责任意识等,促使这类人才积极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解决生产操作难题。要将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技能型人才分配到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上,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使我国的医药行业走向新的成功。此外,还应该培育大量的研究型人才,让他们专门从事药物的研发工作、药学基础性研究工作。研究型人才同时具备自主创新的意识,学以致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创造出意外惊喜。专门培训服务型人才,可以为医院、药店等机构提供人力支持,使得相关药品的销售流通更加安全,药物流通呈现出规范化的特点。
3.2创新课程体系及教材
中职学校中药专业的教学改革,针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做出创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为核心的学习型教学工厂,给予学生们更多的体验机会、实践机会,使他们学习了专业知识,即可进行实践操作、实验验证,通过边学习、边创新、边进步,发展成为不可多得的技能型人才[4]。必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教育教学育人体系,耐心指导中职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突破自我、挑战自我,他们不再处于被动地学习状态,尝试“学中做”、“做中学”,今后的就业问题可以得到更好地解决。
3.3培养双师型教育人才
应该培养“双师型”的教育人才,全面落实优秀人才、创新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借此提高中职学校中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服务水平的同时,深入挖掘更多学生的内在潜能。中职学校中药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有了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岗位培训,都将变得异常顺利。可以落实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激励教师们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在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专业课程内容的补充,教学实践活动的优化设计上下足功夫,将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降低他们的发展难度,体现出中职学校中药专业教学改革的最高价值。
3.4建设开放式资源平台
必须在中职学校中药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建设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平台,一方面补充中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则开阔中职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主动探究新的领域,学会将有价值的资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5]。目前来看,中职学校中药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要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将重要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锻炼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二是以课程为基本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各类资源渗透到每一环节,方便学生们整理归纳,对于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等产生深刻记忆。有了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平台,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更大程度的提高,注重培养稳定的、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中职学校中药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后续的教学实践能够推进的格外顺利。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有了新要求,进行中职学校中药专业教学的深化改革,力求“大发展”,实现长远规划进程的加快,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大众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必然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谓一举数得。
参考文献:
[1]王家伦,李朝阳,刘凯.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和分析[J].中国药房,2019,28(16):54-55.
[2]沈岳峰,万重阳.中医专业中药学实验课教改体会[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22):98-99.
[3]于胜华,冯月月.中药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大众医学,2018,25(09):111-112.
[4]高天琪,方芳.中药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27(04):332-333.
[5]韩茹.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用医技杂志,2019,11(08):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