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而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因此它的公平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教育公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测量指标,它影响着高等教育能否健康长久地发展。为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平等,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公平,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制度不完善,创新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公平。
一、高等教育公平
1. 高等教育公平是什么
现阶段由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并不平衡,很多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人民并不能平等地享有高等教育受教育权。教育资源难以平均,导致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公平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的受教育权,长此以往下去,高等教育发展将进入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国家与社会人才培养出现不可逆的问题,最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发现了这一问题,开始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公平,以期改善现阶段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 高等教育公平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教育公平主要受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资源分配、高考录取指标、高校资金投入等几方面影响。由于基础教育发展存在资源不平均的问题,重点中学不平衡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大部分学生在高考时已经存在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问题。由于各地区经济实力不同,各方面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域之间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由于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制约,高考录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高等教育公平。最后,高校资金投入程度也影响了高等教育公平,资金投入少的高校相应的教育资源也相对贫乏。
二、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增进与效率提高的途径
1.建立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
首先,对经济弱势群体可以完善资助制度,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贫困学生不断增加。虽然高校有学生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等资助制度,但有限的经费远不能满足持续增加的需求,高额的高等教育费用依然困扰着贫困学生。在这方面,国家可以提高资助力度、丰富资助种类、扩大资助范围;适当地延长还款时间;加大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的奖励力度。同时,可以建立与个人信用、收入相关联的贷款制度,保证款项能够安全回收。其次,对地域弱势地区可以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合理投放高考指标。由于大部分大学生都倾向于去往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从而造成经济欠发达地域的人才外流,进而导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所以,在经济上,政府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给予财力补偿;在政策上,合理调整弱势地区的高考招生指标。按照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考生数量与高校录取的人数相对提高弱势地区的录取比例。这样能够更好地均衡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均衡发展。最后,对身体不健全的弱势群体给一些学习的机会,不把他们排除在高等教育之外。虽然有些高校为了缓解教育公平,招收了部分身体不健全的学生,但这远远不能满足身体弱势群体的需求。如果有专门培训身体弱势群体的高校,让他们也可以顺利地享受高等教育,那不仅能够促使高等教育公平发展,还能够帮助不少弱势群体实现梦想、改变人生。
2.建立民办高校资助制度
我国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在短期内加大我国的公共高等教育投资是不切实际的。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必须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首先,政府应给与民办高校相应的财力支持,以及师资、文凭、职称等方面的政策帮助,促进民办高校稳步发展。其次,将民办高校纳入国家整个高等教育事业中共同发展,使之撕掉“杂牌军”的标签,更好的被社会接受和认可。最后,放宽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民办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只有肯定民办高校的发展,才能形成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公平竞争与发展的良好格局,提高大学的办学水平。
3.完善高等教育公平的法律保障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但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仍然存在很大缺口。为了均衡高等教育的发展,维护高等教育的竞争秩序,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我国必须加强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完备的《高等教育行政法》《高等教育投资管理法》,落实高校的管理自主权,让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资金都能得到保障,促进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制定严格的执法制度,能够让各级部门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乱管、不滥管、不放管。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对高考及招生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和监督;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加强惩罚力度,鼓励民众和社会媒体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价。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满足社会与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为国家发展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高等教育研究者应该正视高等教育公平这一问题。力图通过设置相关教育政策,优化教育制度,来改善现阶段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买雪燕.民族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发展历程、主题及趋势[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4):98-103.
[2]解德渤.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公平[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05):26-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