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曹春刚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曹春刚,. 新高考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物理进展,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353.
摘要: 在新高考模式下对高中物理教学活动进行创新设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解读新高考的要求,积极探索物理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构建特色的物理教学指导体系,有效带动学生对物理课程知识的深度探究,使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关键词: 新高考;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353
基金资助:

面对新高考,高中物理教学要转变观念,将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的物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激发物理学习热情。因此,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需要不断探究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实现教学的全面优化。

一、新高考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

(一)课程结构体现基础性和选择性

新高考下,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既有基础性又有选择性。基础性体现在所有学生都需要掌握的物理基础知识,如力学、电学、光学等;选择性则体现在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计不同难度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他们的不同学习需求。

(二)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和生活性

新高考下,高中物理课程内容更加贴近时代,注重与现代科技、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物理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当前科技发展的动态,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突出过程与方法

新高考下,高中物理教学注重突出过程与方法。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新高考下,学生需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二、新高考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确立清晰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与思路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是优化物理教学的前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按照目标要求对教学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精神,以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第二,改变教学理念是优化物理教学的关键。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入生活化、实践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高中物理加速度”教学为例,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定义,掌握它的矢量性,并推导出速度时间公式。这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基础。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和加速度有关的计算,并能够用加速度的原理分析实际问题。这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观察生活中与加速度有关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这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同时,通过课堂上的实验,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探究精神。此外,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与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构建生动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强化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训练

物理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借助情境创设对物理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欲望,具体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如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通过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同时,物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和创新实践,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项目研究,让学生选择一个与物理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项目研究,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万有引力”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联系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情境教学的驱动下引发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度探索和学习,使学生能对物理课程内容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夯实物理教学改革的基础,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相应的培养。具体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中可引入与宇宙航行相关的物理教学情境,可以是探索月球着陆器在月球表面上部署和移动的过程相关的物理内容,然后根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应用万有引力知识对情境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

(三)推行跨学科探究任务,强化整合性教学实施策略

跨学科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强高效课堂建构和实施的效果,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发布一些特色的物理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让学生从物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和解决与其他学科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物理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形成跨学科的教学指导模式,比如物理教师可以与数学教师合作,将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物理问题的解决中,增强学生对物理课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结语

新高考政策的变化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新高考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调整和创新设计,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魏东.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路径探微[J].高考,2023(11):38-41.

[2]王善锋.新高考模式下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路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3(S1):168-170.

[3]韩梅.高中物理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研究[J].科幻画报,2022(5):167-168.

[4]杨秀杰.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J].高考,2022(8):93-9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