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谢忠庭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谢忠庭,. 初中物理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J]. 物理进展,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7366.
摘要: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虚拟实验技术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虚拟实验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和互动的学习体验。通过虚拟实验,学生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实验操作和观测,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和现象。本文通过对虚拟实验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旨在为教师们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可能性。
关键词: 虚拟实验;初中物理;应用研究
DOI:10.12721/ccn.2024.157366
基金资助:

前言

虚拟实验,是指老师通过多媒体、 VR或者仿真的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可以帮助或者完全取代常规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初中物理虚拟实验在调动学生的物理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改善物理实验的教学品质等几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一、物理教学中运用虚拟实验的好处

1.有效减少物理课堂实验的成本

在过去的初中物理课上,学生们都需要使用相应的仪器来进行实验。不过,涉及到的设备和设备都是非常昂贵的,而且很有可能会被破坏,所以整个物理实验的成本都是非常高的。不过,有了这个虚拟实验室,就可以大大的减少实验室的建设费用,再加上电子技术的支持,再加上一个新的虚拟实验平台,可以让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更好的实验。

2.化解时空限制的教学局限性

在过去,传统的设备和设备都是受限于实验场地和时间的,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是由于设备和场地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们在同一时期内完成相应的实验。但是,利用了这个虚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们在没有时空限制的情况下,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和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相应的实验。

3.有效把控实验过程中的节奏

在传统的物理设备实验室里,很少能看到一些瞬息万变的物理实验,而在我们的虚拟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先进的技术来控制实验的速度,让实验的速度变得更快,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记录实验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的运作方式。

4.有效保证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性

初中物理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些实验都是比较有难度和危险的,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从而危及到操控者的生命。不过有了这个虚拟实验室,就可以避免一些潜在的危险,让学生们的实验变得更有保障。

二、虚拟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使用

在现代教育中,虚拟实验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虚拟实验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虚拟实验通过模拟真实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

1.创造实验情境,渲染物理学习氛围

从过去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熟悉了教学内容之后,才能进行学习。要想让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老师就必须利用“趣味性”去打动学生。在中学阶段,学生们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对物理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渴望。为了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物理基础,教师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所以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教学环境,老师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了。为此,教师应创设实验情景,运用多种有效方法,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气氛。

比如,在讲授“视力矫正”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用一份视力表对学生进行视觉检查。通过视力测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现在的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看到,中学生的视觉问题不容忽视,甚至在课堂测试中都能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知识,加强对学生的视觉保护。此外,同学们亦可藉由了解适当的视觉矫正知识,以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这样,就可以营造出一种物理学习的气氛,让学生们对物理有一个美好的向往。

2.结合生活实际,促进知识学以致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物理知识。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吸取物理学的智慧,注意生活中的一切。从过去的教学实践来看,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学生所学到的东西,在实际运用上却是非常困难的。这样,学生们就会开始质疑自己目前所学到的东西,并开始质疑日常生活中日复一日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要使学生的学习尽量与生活联系起来,就必须将其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物理知识都是从对生命现象的反思中产生的,它又作用到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样,就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比如,在学习“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中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烧热水”这个实例,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哪些因素会对水的蒸发速度产生影响。学生们大概能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老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研究。学生们最后总结出“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温度”对水分蒸发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基于已有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探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加以检验,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就可以将所学的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使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实践的机会。

3.观看虚拟实验,展开交流与探讨

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此过程中,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则需要进行交流和讨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更重视同伴、群体等观念,适当的交往可以开阔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在课堂上,老师要注重互动,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前面已经说过,因为物理课程比较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碰到很多问题,而且老师不可能一直陪着他们,解答他们的问题,因此,同学们互相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老师就可以安排虚拟实验的观摩,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比如,在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节时,老师可通过组织仿真实验,让学生互相讨论、讨论。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凸透镜成象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沟通和讨论的方式开放学生的思想,并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师生间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有趣的氛围,同时也会让他们更加专注。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形成规律进行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这样,通过观察虚拟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目前的物理学习有更多的思考。

4.虚拟实验在展示型实验中的应用

通常来说,展示式的物理实验是最常用的,因为展示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效果。该方式的应用,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气氛,增强了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与决心,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试验方式。然而,在展示式的物理实验中,由于外部因素较多,比如实验室内的环境、仪器设备等,都会对物理实验的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虚拟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展示式实验的各种缺陷。例如,在进行光的实验时,教师可以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让学生对光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利用相应的仪器,将光线的折射过程通过虚拟技术展现出来,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接下来,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去思考这个实验的结果,并从中得出一些规律。其次,教师又用虚拟技术重新做了一遍,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再由老师来判断。

5.虚拟实验在探索型实验中的应用

这种类型的物理实验,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具体的物理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获得一定的物理规律。这样的实验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创造和观察。这种探索性的实验,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而虚拟技术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玩家找到探索式实验中的各种缺陷,并进行修正。例如,我们在进行凸透镜实验时,如果在实际情况下,实验室内的灯光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但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这一点很快就被解决了。第一,教师需要用实物来进行实验,将仪器由远及近地靠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地观察,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虚拟技术开展实验教学,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这个实验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个可以利用虚拟技术的条件,指导学生布置好实验所需的仪器,用电脑鼠标进行操作,将实验仪器缓慢地放在凸透镜旁边,学生要认真地观察并记录这些现象,最后得到一些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向导。

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育方面,运用虚拟技术是非常有前途的,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初中物理进行有选择的运用,通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对物理学的探索,可以增强学生物理学科的综合养。

参考文献

[1]吴宝华.浅谈虚拟实验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5):92.

[2]郭士鹏.例谈虚拟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7):78-79.

[3]苏之文.虚拟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9):1.

[4]杨乾培.虚拟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下一代,2019(6):1.

[5]李闯.初中物理虚拟实验的策略与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118-119.

[6]张秀敏.仿真实验室在初中物理虚拟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