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期间,相关施工人员要强化对于弱电技术和智能建筑之间关联的了解和掌握,熟练掌握弱电施工技术。弱电工程施工技术落实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产生各种问题,要求责任人及时提出优化对策并加以完善,提高施工技术有效性,并对其中的注意事项加以关注,避免对弱电工程施工带来不利影响。为了能够使智能建筑的特殊优势获得充分展现,需要切实对弱点工程施工加以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其前期施工会对最终服务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通过分析有关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案可知,切实落实安装施工工序并展开系统性以及规范性控制,对各种因素的干扰进行避免,对于施工整体效率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1智能化建筑弱电技术概念分析
弱电工程由于自身电压较低,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性较低。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一般弱电工程建筑所使用的电压不会超过36V,在人们身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电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弱电,另一种是强电,由于电压数量的不同,导致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大差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因此,会需要更加良好的智能化系统作为支撑,包括各种照明系统以及机械设备控制系统等。另外在智能化系统的影响下,由于整个弱电工程本身的电压较低,因此,在传输效率上会比较突出,能够将各种数据或者图像信息进行上传。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由于是将智能化弱电工程安装到建筑物中,因此,建筑物中的各个智能系统都需要通过弱电的方式进行连接,在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特点。
2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
2.1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通过传感设备、控制设备在收集建筑运行数据的同时,根据不同的建筑使用场景对楼宇提供的功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其可以应对多种复杂的情况,并对多个类型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最常见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并根据其智能化应用场景来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楼宇自控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进行有效连接,并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场景,对楼宇内部的各种设施进行智能化的控制,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的成本,实现节能、低碳目标。
2.2视频监控系统
现代建筑工程的视频监控系统是重要的安防保障,其主要依靠摄像机、防盗检测设备对建筑物的各个区域进行安保和感知。在采用智能摄像机的情况下,可以对建筑物的各个安防重点区域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对该区域的人员流动、行为进行有效的检测。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利用通讯系统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一般采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保证视频信号的传输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视频信号的传输效果,还需要对线缆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防干扰的设计控制其传输效果。例如小区安保的建设过程中,视频监控系统使用专用的视频线缆,使视频信号的清晰度、传输效率得到保障。而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对视频信号进行传输。例如高温、高压等相对较为危险的区域,可以使用临时的无线摄像机以满足监控的目的。
3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分析
3.1布线安装工艺
在建筑电气弱电工程中,布线安装工艺是其中重要的工程技术之一。在工程中应认真贯彻施工图纸的编制设计工作,注重科学合理的交叉布线,确保布线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其次,在布线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前期的设计,保证所规划管线的布置不会对其它线路造成干扰,也不会给工程的整体性能带来额外的负荷。普通配电线均与地平线的构造、水利设备、防雷设备等相配合设置。有的建筑结构以及线路布置都十分复杂,必须注意其中的交叉布线的设计问题。此外,在进行工程前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定的线管和线槽的装配工作。
3.2智能防雷攻击技术
当建筑物完成施工后,有时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物受到比较强烈的雷击,对建筑物弱电系统造成破坏,同时,也对建筑物的智能设备造成损坏,不仅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程度。在开展智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到雷雨天气所造成的损害,同时还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防雷装备,从而不断降低其损失程度。在对弱电系统进行安装时,技术人员首先可以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好避雷针,或者在周围设置好避雷带,将比较重要的系统设备进行保护,防止在雷雨天气时受到损坏。其次,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来看,由于建筑物主要是由钢筋水泥所构成,本身导电能力较强,因此可以利用钢筋作为雷击导线,将雷电直接接入地面中,从而降低雷电所产生的危害,在进行接地处理的工作中,需要使用硬度更强的承台钢筋,从而提升对雷电抗击能力。在完成接地处理的工作后,技术人员需要采用其他焊接技术,将建筑物的承台钢筋以及桩基钢筋进行连接,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建筑物的结构质量;另一方面,是为了有效提高其导电能力。另外,当智能系统设备完成出厂后,可以在设备本身做好相关的防雷措施,保证其智能系统的信号能够正常传送。
3.3网络装置
弱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科学配置网络,使建筑内部能够及时收到网络信号。智能建筑施工期间,需要对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加以关注,及时创建综合系统,进而对各设备线试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性管理和监控。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系统运行高效性和稳定性的提高,相关施工单位可以对新型设备、技术加以应用,进而实现系统升级,使设备存在兼容性,使用期间要提高自动化水平并在弱电系统当中接入网络,之后依照用户需求及时检测并测试设备性能,进而使用户现实需求获得充分满足。
3.4在施工调试阶段对弱电工程开展质量管理
弱电项目中系统的调试尤为关键,它属于开展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步骤。应该将系统中的图纸、检测要求、合同规定与技术档案看成调试的重点,有序进行调试作业,对于全部调试作业,在查验结束后才能开展施工。其中,应该第一时间记录所有子系统与单体设备调试的质检过程,若发生需再次施工的环节,应该及时调配人员来处理,在得到有效处理后再次监控调试,当发生问题时需要及时汇报,且主动和设计人员沟通处理。唯有保证所有子系统均能正常工作,方可结束调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阶段,弱电工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对于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需要切实对弱电工程施工加以关注。现实施工期间,有关施工单位需要切实坚持全面性基本原则,立足于不同层面监督管理弱电工程施工,从现实情况出发制定施工管理方案,进而在智能建筑的持续稳定发展中使弱电工程的作用和价值获得充分展现,使施工工序更具规范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孟国立.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12):48-49.
[2]张阳.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研究[J].居舍,2020(13):27.
[3]彭生旺.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分析[J].居业,2020(02):118-119.
[4]田通.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应用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02):179.
[5]陈惠华.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分析[J].河南建材,2019(01):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