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科普文教学中的运用
江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江静,.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科普文教学中的运用[J]. 信息通信与技术,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233.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普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强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本文将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科普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科普说明文信息技术有效运用
DOI:10.12721/ccn.2023.157233
基金资助: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视野、知识储备、观念等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演变。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顺应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将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让学生通过科普文章更好的认识世界,热爱自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一、学习者特点和现代信息技术优点完美契合

现在的学生求知欲强烈,但还是处于思维、理解能力的培养阶段,对概括性强的知识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更丰富的知识,开拓视野,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老师同学互动、合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有的科普文章中,由于它的内容比较的抽象,对于思想仍处于萌芽时期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其中的内涵非常的困难,因而教学工作就变得非常的难。而现代信息技术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海底世界》课文的讲授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全方位感官刺激,不仅很好地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深刻的解读,而且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了文章所传授的重点,印象深刻。

二、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科普文时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我们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进行过程体验,却是较少。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思维空间,为学生的过程体验营造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网络环境中大量的学习资源更为学生的过程体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性来加强本课的研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本课教学中,利用网上资源,下载了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录象,形象丰富的视频录象,向学生展现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使原本深邃莫测、遥不可及的海底变得可知可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达到“未学文、先有感”的效果。这时,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此,我设计了配乐朗读,老师可以配乐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音乐,自由朗读课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

三、现代信息技术更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科普文时的创造体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授人以渔,则不如让学生在自主的过程中发现渔。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净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例如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中,老师的一句“读完课文后,你最想知道什么?提出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海参为什么爬得这么慢?”“乌贼和章鱼有什么不同?”“珊瑚是植物还是动物呢?”“我们能亲耳听到海底的声音吗?”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不仅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更重要地还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给孩子丰富的资源如探密专题网站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借助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直观地再先了语言文字的内容,把学生带入了神秘的海底,亲耳听听奇妙的声音,亲眼看看丰富的物产,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有效地突破了重点。

四、现代信息技术能极大丰富学生学习科普文时的成果体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让学生体验成功,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动力,使之更积极地参与教学双边活动。在《海底世界》一课中,当同学们急于展现自己所收获的信息时,让他们尽兴地说出来进行交流,并同时要求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一组,确定本组的研究主题,然后个小组根据本小组研究的主题进行分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前为学生们搜索一些相关网络进行了链接:海底世界视频、太平洋海底世界、广州海底世界、中国金鱼等。这样,学生们利用提供的一些网站,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并推荐一名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演示、讲解。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尝试了成功的无比喜悦,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成功,将会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为进一步的创造打下基础。

五、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科普文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如何进行分析,取舍和选择是学生面临的一个困境。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而且要学会掌握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及管理和评价。形象地说,教师应该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守门人”,要为学生在泥沙俱下的网络世界中过滤出清亮的甘泉,让学生在吸收到知识的营养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升华。

六、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科普文教学中的优势明显,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让死板的知识变得更加灵活,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在现代信息技术浪潮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看作为“信息的使用工具”,而应该以不可阻挡的创新精神去进行新的创造,信息化的大潮已经向我们迎面扑来。只有这样,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方式才有可能发生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谈科普文的教学策略[J]. 潘珍西.甘肃教育,2014(10)

[2] 高效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J]. 纪宁.中国信息技术育,2014(1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