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中历史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把历史图片作为重要的教材内容,它不仅是历史资料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和学习的工具。这些图像材料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是一本没有文字记载的史书,而且与文字相比,它更具有趣味性和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当前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与新课程改革是同步的,对历史图像等材料的运用十分重视,图文并茂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如何使教材的特色得到充分利用,使其更好地使用,成为历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一、挑选历史图片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
(一)挑选历史图片时,力求去粗取精
历史图像有很多种:历史地图,历史照片,古迹遗址地图,实物地图,历史图表,漫画等。历史课是一种教育和教学的活动,而非展示历史的图画,因此,历史的图画不能用得太多,要尽量去粗取精。要使初中历史课的教学目的得以真正的达到,所选取的历史图画必须能够反映历史的真实和过程,并具有最具代表性。我还是拿《三国鼎立》的例子来说明。因为三国的历史渊源久远,所以在《三国志》《三国演义》等史书和文学作品中都有详尽的记载,三国时期的民间戏剧中也不乏有关三国时期的人物传说,最近几年,关于三国历史的电影、电视剧、游戏等都在不断地受到关注,让三国的历史,成为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东西。真实的历史绝非儿戏。在本课程的历史课上,作者并不是把戏说当作一种娱乐,避免使学生产生对历史真相的深入理解。在教学设计方面,作者将《三国鼎立》的课程分为五大部分:"历史三国","经济三国","故事三国","英雄三国","文学三国",通过对三国历史事件的再现,使同学在观看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二)挑选历史图片时,做到去伪存真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他会将漫画、电影、电视剧中的相关内容,作为一种史料,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图片和视频资料,往往都有很多的破绽,往往会与现实中的历史相冲突。举例来说,我在九年级《俄国十月革命》第一节课中,曾有一幅画,《列宁在斯莫尔尼宫》中,列宁在斯莫尔尼宫对工人们演讲时,他的背后站着斯大林。这幅画似乎暗示了斯大林在十月革命期间也是一位领袖和指挥官。事实上,根据相关的调查,十月革命期间,斯大林并没有在斯莫尔尼宫,而是由列宁和其他一些人领导了十月革命。像这种历史照片里的真正含义,任课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其剔除,并对学生进行及时地讲解,以免误导学生。
二、利用历史图片开展教学活动,需要遵循的教学策略
(一)以PPT或者FLASH的形式展示历史图片
它是一种适合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日趋完善,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例如作者所在的学校,专门开设了一个专门的历史课堂,各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平台,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手段。作者在《三国鼎立》一节课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来实现相关教学任务。老师可以使用录像技术来制作历史照片,剪辑和制作出自己所需要的PPT或者FLASH课件,这是初中历史课上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制作这种课件,可以使历史画面的魅力更加突出。如果老师在播放课件时,讲的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故事,那么学生就不能和老师产生共鸣,历史画面所创造的教室情景很可能会流于形式,从而无法达到教育目标。
(三)经常组织进行历史图片知识竞赛或读图辩论会
此教学策略可应用于活动课。历史知识竞赛和阅读图画辩论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两个教学活动。初中各年级的活动课都可以使用。这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有利于在课堂上营造出浓厚的、活泼的历史学习气氛。在课程安排上,历史图画知识竞赛或阅读图画辩论会,可以与新课程同时进行,也可以是单元活动。在完成了整本教材的教学任务后,还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完成对教材的进一步整合。经过多年的不断训练,他们的勇气和团队精神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同时,学生的历史和文化素质也有所提升。
三、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布鲁纳曾说:“最能激发学习的东西,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在认知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促进能力的关键因素。这些图像资料是一种定量的历史资料,对初中生而言,这比枯燥的历史课本更有趣,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主体性,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自然会事半功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用课本上的图画,而且要通过网络搜集历史图片、史料、古画等,把枯燥的历史文献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图像,减少初中生阅读的数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之火,使他们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态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从被动参与变为主体参与、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使他们的主体参与和快乐学习成为可能。
四、增强教学形象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生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具体的意象上,他们更能从直观的东西中获得丰富的情感素材,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和灵活地使用知识,这是学生的学习规律。老师的枯燥地讲解和死记硬背,只能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状态,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全面了解和灵活运用,效率低下。运用图说历史的方法,可以把枯燥的历史知识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图表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可信度,从而使枯燥、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直观、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情境直观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历史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记住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而且要使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知识得到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人陷入“机械记忆”的误区,使历史和现实脱离,使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而不能充分利用历史知识。而运用图说历史教学法,则可以把史实以直观、图解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反映历史,使学生进入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将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以避免孤立地说和机械的记忆,而是从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中,能将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挖掘,避免了孤立和偏颇,对学生进行历史思考的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与能力。
结语
简而言之,“图说历史”教学方法是符合初中历史的学习规律和学生认识的,适应新一轮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学生的认识、培养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峰著.《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初中出版社,2003年4月版
[3]金雁.《历史教学中的十月革命问题》.载《历史教学》.(初中版)2008年第2期
[4]陈伟国.《面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遐想》.载《初中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10月(总第320期)
[5]陈新民.运用历史神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J].历史教学,2001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