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中机械基础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该科目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常会出现许多问题,大大加重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与完善,学会充分利用微课与导学案,在它们的帮助下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薄弱
机械基础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的学习能力,但中职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陷,教学中许多同学的基础知识根本不扎实,这就导致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比较抵触,他们觉得机械基础的学习困难又枯燥,难以在课堂中的学习提起学习兴趣。为有效改变此现状,教师要在平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加强他们对机械基础的分析和探究,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更加偏爱于实践类的学习内容,因此他们对于理论性的基础知识并不重视,这也就导致他们自身的基础知识根本不足,遇到实际问题时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自己的猜想,也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效率便得不到有效提升[1]。
(二)教学模式陈旧
大部分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的教学模式依然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许多中职学校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来教学,机械基础教师都是按照机械基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都是按照大纲要求学习机械基础课程。教师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模式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机械基础这门课产生厌恶,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按部就班地讲解、传授,学生在这种呆板、严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兴趣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有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没有听明白的课程知识,也不敢贸然的向教师请教,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适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
二、微课与导学案结合应用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必要性
微课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与教学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特别是辅导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自主学习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导学案是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经集体备课和个人研究编写的,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方案,即明确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设计,确保教学的质量,[2]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这两者的有效结合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共同促进课堂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探索如何将微课与导学案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应用好,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十分必要。
(一)借助微课的优势来讲解或演示导学案难以解决的问题
导学案可以为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流程提供一个指导,主要以问题形式启发学生思考,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机械基础中的的知识。而对于重难点或抽象的概念及实验,导学案很难提供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而微课可以将抽象的重难点知识动态化、可视化,让学生通过微课来充实导学案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以突破教学瓶颈。在中职教育中部分学生并没有收下心认真听教师讲课,他们还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将微课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结合,能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直观、形象的理解,在图片、视频、动画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学习的兴趣[1]。比如,在讲授平面连杆机构这一节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课前制作的微课,首先,引入课题的一段TED小短片,在短短几秒钟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生活中的平面连杆机构的动画与视频实例的展示更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是导学案所达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导学案长处来弥补微课教学无法涉及的内容
微课主要是针对机械基础课中某一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在视频展示中不仅有教学目标、重难点,而且还有知识延伸、教学反思等。但是由于微课受到时间限制,很容易出现知识结构框架的不完整性和知识的断层现象。[2]而导学案则是注重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呈现主动知识构建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内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导学案时,以“铰链四杆机构”为核心概念引发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铰链四杆机构是由什么组成的→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有哪些→分析每种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每种铰链四杆机构。这种以问题方式层层递进的指导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三、微课与导学案结合提高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使用微课与导学案为学生创建学习环境
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作为中职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在充分了解他们兴趣爱好等多个因素的前提下,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课与导学案的有效融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使用微课能为教师的教学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导学案帮助教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围绕着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师的教学,再配以微课的各项基本功能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3]。
作为中职教师要学会将微课与导学案结合使用,中职学校则要支持微课的软件开发,为教师的授课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保证教学资源的充裕,比如为教师提供多媒体、先进网络等技术,在校园中积极宣传微课的有效性,让其他教师也同样重视起微课的使用,此外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进行微课的开发和设计,让他们的教学变得丰富有趣,为学生建立学习环境。导学案需要教师对具体的教学进行设计和计划,这也就是在对整个课程的环境进行计划,随后使用微课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最终在微课与导学案的相互结合下开展机械基础教学,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在微课与导学案结合下设置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以较快的速度集中学生注意力,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机械基础教学中依然要注重课前导入的艺术性。一个好的课堂导入需要教师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为基础,通过导学案的设计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环节中学习相关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在相应主题教学下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微课可以以动画、视频的形式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将课堂的导入制作成视频的形式,在进入教室中开始为学生播放,迅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在行为和思想上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在学习上表现出无所谓、不在意的态度,而且刚上课时还在想着自己下课时玩的娱乐项目,一时之间无法快速回到课堂中,微课式的课前导入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视频的内容中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动漫或人物为主要制作元素,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教师的课堂中,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久而久之便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微课与导学案的结合为教师的授课提供良好的课堂导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微课与导学案结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时所重点教学的内容,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重旧知识的复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机械基础的学习比较枯燥困难,所以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对相关知识的巩固,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让他们在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中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保证教师课堂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重难点内容提炼出,随后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学习时有侧重点并且快速掌握关键知识,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有效性,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导学案的有效作用,教师可以先在导学案中列举出复习知识的步骤以及主要的复习目标等相关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让微课与导学案有效结合,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顺序的进行知识的复习,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巩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具体的活动设置让他们进一步理解机械基础知识,课后教师还可以把相关微课视频传到班级群中供学生课余时间观看,让学生在机械基础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会有重难点知识的存在,这也可能是教师教学时遇到的难点,运用微课与导学案结合的方法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微课本身就具有简练、有效的基本特点,因此在微课的制作中教师要先对教材等内容进行挖掘和深入研究,将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提炼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及时学习重点知识,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导学案的作用,通过导学案的设计以精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机械基础教学,通过微课与导学案的结合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对本堂课学习的重难点知识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带动学生一起探索、一起研究相关知识,发掘出更好的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使用精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知识的主要点,结合该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重难点知识,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与计划,有效提高教学质量[4]。
四、微课与导学案结合应用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效果分析
自从微课与导学案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机械基础》课程实践应用以来,[5]教师的教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在教师设计好导学案、备好课的基础下使用微课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这让教师的课堂变得更加积极活跃,在学生主动投入的机械基础教学中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一个高效、和谐的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说明了教师参与设计的“微课+导学案”教学模式基本可行,能够与传统课堂教学实现优势互补,改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但是,需要教师积极适应信息技术变革,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发出高质量的微课,给学生打造一个高效的自主学习平台,并在“微课+导学案”模式的融合上注意机械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国芹,许东来,孙宇娟,李浩群.微课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07):155-156.
[2]王金凤.浅谈微课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152-153.
[3]周伟倩.浅谈微课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17):97.
[4]梁兵.新课改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08):23.
[5]张明雪.导学案与微课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 2015.
[6]王竹立.浅析机械课程中微课教学的利与弊[J].远程教育杂志,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