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策略
刘智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智,. 谈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策略[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7055.
摘要: 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将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基础。因此,研究幼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构建儿童健全人格,增强民族自信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探究在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研究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开展更富有趣味性、科学性、生活性的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 学前教育;传统文化;重要性
DOI:10.12721/ccn.2021.157055
基金资助:

引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幼儿教育阶段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幼儿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同时也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幼儿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积淀,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肉之中,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精神支柱。孔子睿智的儒家思想、农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部分。今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社会思想的不断发展,- - 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被埋没,一些优秀的传统技艺无人继承,针对这一情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2.有利于增加民族文化自信

目前,幼儿教育实行的模式深受国外理论的影响,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较少,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这既脱离了中国实际国情,教育成效较.少,也不利于增加学生对中国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我国的幼儿教育资源的来源,尤其是城市,崇尚引自国外的教育资源。这一做法既不符合中国实情,成本又高。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以中国实情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思想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改变现在盲目追随国外幼儿教育理论导致的“水土不服”和“消化不良”。 要吸收国外教学理论的精华,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采取编写中国民族英雄故事读本,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中等形式,增加学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机会,有利于增加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二、目前幼儿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的情况

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教学的核心内容,但很少有幼儿教育机构重视幼儿传统文化的教育。虽然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但是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家长也更注重孩子智力的发展,而忽略了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缺失影响深远,不但不利于幼儿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更对整个社会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蛮横无理、以自我为中心是现在很多幼儿的特点,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优秀的历史和人物故事,如果将这些内容融入幼儿教育中,对幼儿的人格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开展生活化教学

幼儿对于知识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相对较弱的,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就会增加幼儿对于学习的厌恶程度,进而导致幼儿对学习敬而远之,不愿意再学习。为了更好地避免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就需要让幼儿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幼儿通过对实际生活的切身感受来学习教学内容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传授的传统文化,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一直以来都是文人骚客十分珍视的规范,如何将这些传递给幼儿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例如,儒家十分倡导的“礼”就是十分困难的一一个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遵守秩序听从安排等生活细节让幼儿明白什么叫“礼”为什么要守“礼”、守“礼”有哪些好处,对于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影响,从生活出发着手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幼儿的理解,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幼儿的应用能力。

2.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家是孩子的第二课堂,真正将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幼儿教育环节,需要家校双方共同努力。在学校教育环节,可以在原有教学形式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在教幼儿唱歌曲的环节,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将歌曲的创作背景讲给幼儿听,同时将背景相似、情感相似的古诗词或者人物故事讲给幼儿听,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另外,应注重幼儿在学校期间文明礼仪、规矩意识的养成,例如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学会分享。在活动开始前,引导幼儿有秩序地排队,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主动整理用到的器材。在教室中可以重视环境的设置,例如可以在教室张贴古人良好品德体现的故事,在教学环节中讲给幼儿听,平时可以以他们的故事为行动准则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可以结合学校近期的教育主题,让家长在家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历经时间的考验和岁月的打磨。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幼儿的人文情怀,培育幼儿的爱国情怀,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为此幼儿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于课堂活动中,通过精心选择适合幼儿学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及丰富教学手段和开展生活化教学加深幼儿的理解,让幼儿在课堂活动中不断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侯月秋.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J]. 读写算,2019(15):45.

[2] 付园园. 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的运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3):725.

[3] 朱会涛. 浅析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J]. 软件(电子版),2019(10):14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